首頁 > 中國 > 人權/宗教自由
劉同蘇:溫州官方強拆十字架等同「顛覆法律」
2014年08月27日04時14分 上午 Posted.
劉同蘇牧師發表文章《宗教自由與權利問題 ——關於「溫州教堂強拆事件」的意見之二》,從宗教自由和權利的角度談官中國官方教會十字架被強拆的問題。 劉同蘇牧師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畢業,曾任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熟悉大陸法律。他指出所謂「權利」就是法律界定的自由,除非合理的法律理由及充份的法律程度,否則即使是國家權力也無權規定個人的自由。 指若物業的主人按照合法程序得到建築房屋的權利,他如何建築就是他的自由,若公共權力(即官方)不通過法律程序干預業主的建築自由,則不單侵犯個人權利,更是顛覆自己所頒佈的法律及權威,蔑視自己的法律,否定自己的法律,是侵蝕自己的法律權威。 對溫州教堂十字架被拆的事,他指出若溫州政府已通過合法程序授權教會建教堂,則 如何建築是教會的自由,並在國家指定的宗教場所從事宗教活動也是個人的權利。他認為,在這國家授予的權利下,選擇樹立十字架還是飛鴿作建築物標誌、或將標誌放在房頂或門前完全是法律授予三自教會的權利,應當受法律全然的保護。
在拆十字架的案件中,作為官辦教會會眾的法人代表的三自愛國會本應維護教會的權利,但眾多事件發生後,卻未按照法律程起訴,連公開抗議都沒有,委實出賣了自己所代表的教會的利益。
溫州拆十字架成「教會非公開化榜樣事件」
近年來中國宗教當局多次高調宣傳「基督教中國化」,以基督教神學地化、本色化、處境化等為發展原則,並且要「從實際國情」出發。浙江民族宗教部門亦有文件透露,官方要把教堂「文化化」、「紅色化」,即拆掉十字架,使教堂與一般的樓堂館所差別不大,或教堂文字改為「文化禮堂」等。有評論直指強溫州拆十字架是以「三改一拆」為名實施「基督教中國化政策」,為建設中國特色教堂投石問路、掃清路障的行動,要全面改造基督教。
劉同蘇牧師此前的文章亦指,近年國家認定基督教是足以動搖主流意識形態或價值觀的挑戰者,並基督教已漸發展深入到主流社會的前沿及社會公共領袖,而溫州強拆事件是作為「榜樣事件」,將教會壓制至私人領袖,驅趕回社會邊緣狀態,他稱之為「非公開化運動」,這成了促成溫州事件的背景。
他說,溫州拆十字架的爭議性在於事件兩個基本性質交織在一起,一是關乎教會宗教自由的問題,二是違章建築的問題。但他指官方聲稱針對違章建築的「三改一拆」實際操作基本只落實在教堂上,甚至落實到沒違章的教會建築上。此外不少教堂合法建築上的十字架被逼拆卸,教堂更被責令更改為非教會的名稱,突顯了教會就是實際的針對對象的本質。
與拆十架行動同一時間出現的是家庭教會被勒令停止聚會,或負責人被傳訊等事件,這以上種種顯明了溫州強拆本質並非違章建築,而是宗教逼害事件。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