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沉溺婚前性 Zoe:性解放不能帶來真正的釋放

曾沉溺婚前性 Zoe:性解放不能帶來真正的釋放
《公主沒有遇上王子》插畫
「我渴望有情人終成眷屬,像童話裡的公主王子,像電視劇裡的男女主角,步入教堂,從此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我相信這就是幸福的所在,於是這幅圖畫成為了我一生所盼待和追求的,最後我卻發現那不過是一個幻影、一場夢,咫呎天涯,原來幸福就在原處。」 (節錄自杜慧研《公主沒有遇上王子》)

《公主沒有遇上王子》的作者、曾經歷兩次墮胎、感情路上屢經波折的Zoe在本周四全世界迎來了婦女節、慶祝女性權益抬頭的紀念日前寫了一首關於婚外性的歌,從孩子的角度向爸爸作真情的剖白。

與現代大部份人一樣,Zoe未信奉基督教前每當談到「可否發生婚前性行為」的問題時,都會將之聯想為一種道德枷瑣、律法、老套等等:「總之就覺得要掙脫綑綁,要有人權,有自由。」

「性」就是「心」+「生」

「我所接觸的傳媒、電影、流行歌等都告訴我婚前性是合情合理的,但我照辦煮碗跟著去做時發現造成很多禍害。」性行為會造成懷孕這個原是天性,但現代文化已不知覺中將愛與性分開,甚至人誤以為通過避孕就能將性與生育分開。Zoe說:「因為『性』字就是『心』字旁加上『生』,生命原本就是一男一女成為一體結合而延續。但社會及當今文化會用『愉悅』、『享受』來形容,就等於將它與生育脫鈎,藉以將婚前性行為合理化。」結果鬧出來不少未婚媽媽、少女媽媽,以及少女墮胎的悲劇。

經歷了兩次墮胎、感情路上越來越疑惑和破碎時,Zoe才開始反思自己的生命:「我嘗試從社會哲學和知識層面時去尋找答案,但都發現找不到,到最後我無可奈何,只好回去找《聖經》,發現裡頭的婚姻價值是那樣的美好,連我自己的經歷也反映出性跟生命是分不開的,就算避孕也不是100%可靠。」

曾沉溺婚前性 Zoe:性解放不能帶來真正的釋放
即是受害者,亦是加害者

她回顧過去時,驚覺到家庭帶給她的影響。她父親婚外情下結識她母親,並把前妻拋棄,與她母親在一起。她母親17歲時就懷孕生下她哥哥,生下Zoe前打過六次胎,後來在Zoe出生前父親才與她結婚。這種關係亦帶來她和弟弟破碎的成長歷程:「我既是受害者,亦是加害者。當時我殺了BB,亦看不到出路。我亦是很小時18歲開始有性關性,沉溺在其中成為習慣,並視之為情感的依靠。」

幸好後來Zoe在基督裡認識了真理,在聖靈的幫助下走出來,整個人彷如重生:「今天我經歷到婚前性行為的禍害,以及從心底裡明白這些不是律法規條,而是神透過聖經教導我們不要犯姦淫,好讓我們的家庭得福。」

受「自虐的愛情觀」毒害

今天Zoe投身宣揚貞潔文化價值的工作,就是希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文化影響文化,因為她回想自己的生命歷程時,發現除了父母對她的影響外,流行文化對她的影響至深:「很深刻的記得一首叫《痛愛》的歌,我未信主前很愛唱這歌,我整天去卡啦OK,每次去就唱這首歌,唱唱下像相輔相成——自己有同樣想法會越去唱,越去唱時就越成為自己思想,這樣不斷循環,我睇番歌詞:『和諧甜美 沒有天意弄人 有甚麼的吸引 誰待我好 我就會不過問……』全首歌說我就是愛衰人,越對我不好的就越吸引。」

「就是因著這種自虐的愛情觀,我會什麼都奉獻給對方,而對方越對我不好就越奉獻給對方,但我所謂的奉獻是靠著我自己意思的奉獻,將我的身體都奉獻給他。我跟自己講我不mind,不計較,但原來這個違反聖潔的意思,我成了淫婦。我以為我很偉大,其實卻是害了對方。…….真正的奉獻是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成為神所喜悅的。在貞潔裡為自己所愛的人獻上才是真正的祝福。」

「有些歌例如《爛泥》等作賤自己的歌亦對我帶來了影響。我自己受了這些歌的影響時,都希望反用歌來影響文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性解放不是出路

適逢全城都紛紛以唐英年的私生子事件作話題時,Zoe寫下了《缺失》一歌,抒發作為婚外性的子女的心情。第二天是婦女節時Zoe特別有感而發,決定將之錄製和發佈:「三八婦女節亦是當年婦女解放運動的里程碑,但當天的婦解運動是否解放了女性﹖在一些扭曲的婦解觀念中,包括性的解放不是從神而來的教導,那些教導是否真的叫人得到解放﹖」

「除耶穌以外,再沒拯救,因為天上地下沒有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性的解放不能帶來婦女的解放,而是因著耶穌基督的寶血為我們而流,婦女的生命才能得到釋放。」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