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會 > 佈道牧養
處理衝突三要素:神伸冤、善待惡人、察驗內心
2021年03月05日07時07分 上午 Posted.
 | » (圖:pexels) | 衝突和批評導致信仰群體分裂,史丹利牧師引用三段《聖經》經文提醒信徒:由主伸冤、善待惡人、謙卑察驗內心的我。 亞特蘭大第一浸信會主任牧師查理‧史丹利(Charles Stanley)在 In Touch Ministries 網站發文指,衝突和惡意批評造成痛苦和傷害,尤其是我們感到被誤解時,如果有人對我們說實話,似乎是在往傷口裡倒入鹽,我們天然的防衛機制是為自己辯護爭取權利,但是神的話語卻教導了另一種方法。 神的教導與我們的自然傾向相反,面對批評和衝突的正確反應是謙卑。在詩篇7篇,大衛感嘆被迫害,但立即神察驗人的心腸肺腑(9節),而且「要照著耶和華的公義稱謝祂,歌頌耶和華至高者的名」(17節)。 史丹利繼而引用羅馬書12章19節提醒信徒不要報仇,而神必向惡人報仇:「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譯: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我們不要被邪惡戰勝,而要善待惡人,我們必須離開罪惡的境地,並相信神以祂的時間和方式為我們伸辯。
此外,我們應該反省,是否願意被指責或自我防護之前檢視自己的動機?耶穌說我們要祝福那些詛咒我們的人:「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路加福音6:28)。
史丹利勉勵信徒,向祂祈求恩典和謙卑,以檢視自己的內心,並相信神是我們的捍衛者。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