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人士家長:教會的一杯涼水去了哪裡﹖

殘障人士家長:教會的一杯涼水去了哪裡﹖
譚先生、太太與仔仔君現。(圖:基督日報/陳麗斯﹚
在周一(4月20日) 由中國神學研究院及基督教靈實協會合辦的《無障礙敬拜——照顧智障人士的靈性需要》上,一位家長譚瑞琪先生分享了殘障孩子的家庭在教會裡的所經歷的掙扎和反思。

譚先生的仔仔君現是極度嚴重傷殘,只能坐在輪椅上,醫生出生時便預告他有機會成為植物人。但在父母眼中他是動態多多、樂觀愛笑的可愛孩子。

譚先生信耶穌十多年才有了仔仔,他表示君現的出生令他在信仰上有很有動蕩,並反思到信仰的實質:「我感到最大的挑戰是:我們的神是怎樣的神﹖禱告是怎樣一回事﹖」

他發現以前在教會經歷的牧養模式很多都變得不適用。他提到有一位團契導師表示要為他的兒子禱告,相信神的能力可改變兒子的DNA,讓他得到治療。「禱告是怎樣一回事﹖禱告是為了不可能發生的事嗎﹖這個矛盾為他帶來很多衝擊。」

作為教會執事的譚先生亦深切體會到教會資源如何運用的矛盾。「教會很多資源放在很多地方,但那一隻羊在哪裡﹖教會資源一杯涼水給了哪一個小子呢﹖仔仔不單是小子,更是少數的小子,資源如何投放呢﹖」

信心也是他們夫婦極大的功課。不少弟兄姊妹以為他們面對這麼大的困難仍在信仰裡站立得穩,但譚先生坦言:「15年裡每一次經歷困難我們都是勉強過去。」他又說作為智障人士的父母所經歷的壓力和憂傷是慣常的牧養的方式難以開解。

回顧過去,譚先生表示自己在信仰群體裡是「既得利益者」,無可否認從中得到很多安慰和支持,但由於教會不曉得如何作出關顧和援助,他亦經歷到傷害和不足。他盼望能與教會一同就此問題進行反思。「我是教會執事,知道教會怎樣運作,知道自己也不曉得,教會亦不曉得,希望教會一同反省如何由不曉得走到能曉得一點點。」

相關文章 余達心牧師呼籲教會放下成見 實行「無障礙敬拜」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