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萊特博士是去年十月第三屆南非洛桑福音大會的講員、「開普敦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今年九月他將赴印尼擔任華福大會的主要講員。
6月13日在校園團契的第一場演講中,萊特博士針對「上帝的使命」的主題,談到我們要「為了宣教而嬝知膆遘t經」(Reading the whole Bible for mission),這也是他的著作《宣教中的上帝》的核心信息。
萊特博士表示,讀聖經不是為我們自己而讀,而是為了明白上帝的使命而讀;整本聖經是記錄上帝的「Mission」(使命、宣教)的文獻,上帝是身負使命的上帝,因此教會、信徒也該身負使命。
在6月16日舉行的兩場教牧講座上,萊特博士於上午場分享了「宣教中的上帝」,下午場的主題則是「舊約倫理與教會牧養」。在首場演講中,萊特以「身負使命的上帝」、「身負使命的人類」、「身負使命的以色列」、「身負使命的耶穌」幾個角度,帶領大家綜覽聖經,從而幫助大家了解如何從上帝使命的角度來讀整本舊約。
在下午場的分享中,萊特博士提到,我們遵行神的律法是出於上帝的拯救與恩典。由於上帝先施行了拯救,我們經歷了祂的恩典,出於一份感恩的心,所以遵行上帝的律法。因此,當傳講上帝的律法時,務要記得是建基於上帝的恩典之上。
萊特又說,律法書並不只是一條一條的法規,而是對按照神的憐憫與恩慈所建立的社會、群體、人的生活的一種整體性描繪。當基督徒按此遵行時,四周的人便會藉此看見上帝的憐憫與恩慈,並會對此價值觀感到驚喜與好奇。
此外,上帝頒佈律法的另一個心意是為了塑造他的百姓,使他的百姓與眾不同,成為世上的光和鹽,把世人吸引到神的面前。律法書提醒基督徒,他們身負宣教使命,也就是作為上帝的子民,要在列國中活出分別為勝的生命。
萊特表示,「效法上帝」是舊約的律法與倫理的強烈動機。以色列的律法是要作為列國的「模型」或「典範」,我們從中了解生活的原則、價值觀、法則是什麼,因此可以藉此將之應用在當今且當下的社會、經濟與政治上。當我們了解上帝對待以色列的心意,以及律法中的原則,就能以此針對社會倫理與公義的課題,來挑戰教會與社會。
此次「打造天國文化特會」由校園書房出版社、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浸信會懷恩堂、中華福音神學院等聯合主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