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中環建築群保育計劃起風波

聖公會中環建築群保育計劃起風波
被列為一級建築的聖公會聖保羅堂於1911年建成,建築採用哥德復興風格。(圖:網絡圖片)
政府為進行「保育中環」項目,上月批准與聖公會以在中環的宗教建築換取灣仔畢拉山地段以作發展之用。但明報報導此做法被城規會委員及立法會議員的詬病,表示聖公會獲批的地契的擬定條款比原定建議有多項放寬,並且未經城規會審議,有私相授受之嫌。

據報導,聖公會於中環下亞厘畢道擁有一歷史建築群,包括屬一級歷史建築的會督府、聖保羅堂及教堂禮賓樓,以及屬二級歷史建築的舊聖公會基恩小學,此等建築均被列為「保育中環」的項目之一。聖公會承諾將保留此4幢歷史建築,並換取在旁興建兩幢分別樓高18層及11層的新建築物,用作教堂、宗教設施、幼稚園、醫療中心及社會福利設施等,地面亦會有食肆及公眾半露天廣場。除此以外,教會亦獲准在灣仔畢拉山地段的一所幼稚園重建,並興建兩幢12層高的大樓作社區中心之用。

計劃於6月7日批出後,被指其擬訂條款與去年公佈的設計有所放寬,包括13層樓的綜合大樓獲准加高至18層。然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解釋該發展項目加高是由於取消了原訂的地庫設計,避免了工程對歷建築構成影響。又表示新大樓裡的神職人員宿舍等設施等為非牟利目的,食堂亦對外開放,均屬經常准許的用途,認為無需交城規會審批。

除聖公會外,位於跑馬地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先導記念堂亦於去年11月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該教堂於1939年建成,風格屬仿歌德式設設。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港澳區會向政府提出重建計劃,現已同意將保留教堂重要建築構件,融入重建後的教會大樓內。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