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選委風波平息 協進會願從善如流 編輯室 2011年7月25日星期一 下午1:22 特首選委會選舉將於12月來到,香港基督教協進會負責產生基督教界的10名選委。本報就選委的產生安排訪問了協進會總幹事蒲錦昌牧師,他同時回應了坊間對選委方式的一些質疑及建議。 「協商」風波 協進會:誤會一場 過去兩次特首的選舉均沿用一人一票方式選出選乐。然而早前協進會曾表示考慮改用以宗派內部選舉方式選出選委,引起傳媒廣泛報導,指協進會計劃以「協商」方式自行推舉選委,並批評為協進會「民主倒退」。後來協進會公佈將繼續以一人一票方式產生10名基督教選委。 蒲牧師接受本報訪問時說:「我們曾有個建議,就是在每個宗派裡選人出來。我的理解是選出人來,不是協商;用選舉的方式就不是協商。」對於外界傳出協進會提出「協商」方式之說,蒲牧師認為可能純屬誤會。 過去選舉待改善 願聆聽慮各方意見 過去協進會兩次進行「教內普選」方式選舉基督教界選委,但投票率相當強差人意,在1998年只有8966票,2006年則只有17293票,相比起全港近48萬的名冊基督徒,投票率低於4%。此外由於選舉由堂會自設票站,大型教會不單有更多人力資源設立票站,來自大型教會的參選人亦被質疑更有拉票的優勢,公正性受質疑。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近日撰文建議協進會於全港18區設地區票站,票站地點以教會學校為主,以解決大型教會有選委候選人,同時設立投票站的利益衝突的嫌疑問題。蒲牧師表示有關建議可以考慮,亦提出每有參選人所屬教會均不設票站的折衷的方法。不過他表示最後仍要開會決定。 此外,有團體批評行政長官選舉只有1200名選委是「小圈子選舉」,認為協進會作為長期支持香港民主發展的機構,不應充當基督教界別議席的協調工作。蒲牧師回應說:「關於特首選舉採用選委會的組織進行,我們不贊成這是最理想方式,但我們亦希望有一個參與,一方面令信徒更關心社會,另一方面讓基督教有候選人代表基督徒的意見。」 他透露有關基督教界選舉選委的方式將於8月份之內開會,至於會否就選舉方式作諮詢,他表示仍是未知之數。但就有關選舉方式的不同聲音和意見,他表示協進會將從善如流,不論是通過研討會或在報章上發表的意見,協進會均會聆聽及考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