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 > 真理蔡園
必應之求(二):別誤了神聖的事
2010年12月15日03時01分 上午 Posted.
 | » 假如凡我們所祈求的,神都毫不拒絶地為我們成就,那麼,禱告只會把我們變得更墮落、貪婪。 | 有一個門徒對他說:“主啊,求你教導我們禱告……” 耶穌說:“你們禱告的時候,要說……”(路十一1~2 ) 康威牧師的女兒貝琪 15 歲那年,膝蓋發現了腫瘤,經過全美許多專家的檢驗,至終還是傳來需要進行截肢手術的惡訊。然而康威夫婦仍然相信禱告的力量。 “你的腿不會被切掉!” 他對女兒說:“我相信神將施行神蹟,神說他是我們患難中的幫助。我絕對相信你不需要動手術。”接著,康威牧師在教會中發動 24 小時不間斷的禁食禱告,號召了上千人為貝琪的痊癒祈求。 在預訂動手術的那天早上,康威牧師對醫生說:“當你進入手術房後,將親眼見證癌細胞已經消失。神就要顯明了,我很確信。”
醫務人員把貝琪推進手術室,醫生並不在康威牧師預期的時間內出來,直到 2 個小時 45 分鐘後,醫生出來把女兒的腳已經切除的消息告訴康威牧師。
聞訊後的康威牧師在憤怒中不斷地捶著醫院的牆壁,問說:“神啊,你在哪裡?……”
注意,一般教會對禱告所強調的信心、人數、時間的長度以及禱告的形式(禁食),康威牧師都做了,所得的卻是這樣的答案。這豈不是很多基督徒的共同經歷嗎?既然天父如前文所述般樂意垂聽,應該每一次的禱告都有求必應、如願以償才是,為什麼經驗中卻經常有禱告不蒙應允的情況呢?這些絕不是簡單的“信心不足”、“禱告不夠”所能解釋的。
基督徒經常喜歡抽取一節經文來給自己鼓勵和安慰,卻甚少仔細地從該句話的上下文來考查其真正涵義,耶穌所述“祈求就得著”的應許就是一例。其實,這話是說這話之前,他先教導門徒如何禱告,其內容正是我們所熟悉的主禱文。主禱文原意不是用於背誦,而是為所有的禱告提供一個藍本和原則。一個真心像主耶穌所教的模式來操練禱告的人,反映出他整個信仰的實際狀態:他以神為中心,尋求天國的事,並且渴望自己在地上的生活能夠榮耀神。換句話說,“祈求就得著”的應許是植根於“按神的心意”而求的前提之上。禱告必應是因為我們按照神的旨意求,按照神旨意祈求的禱告必蒙應允。
這個答案並不見得叫人服氣:“禱告就是禱告嘛,如果什麼東西都是按照神的旨意而不是按我所求的給我,那又有何意義呢?若反正都不會如我所願,還不如不禱告?”以下引導大家嚴謹思考這問題。
人總是喜歡一些簡單的“方程式”,希望人教我依循什麼樣的步驟去做,就能得什麼樣的結果,若是如此,禱告就變成了一種“機械性”行動了,而神也變成了我們可以自由擺佈的“自動販賣機”。你真的以為神是這樣的神嗎?這樣的神是神嗎?神既然是神,他是唯一擁有絕對主權者。他計劃、他定意、他實現,他的計劃遍及世間大大小小的每一件事,大至國際大事,小至小鳥掉下來,當然也包括我們所禱告的每個事項。神的計劃是完美的,不會改變,也不需要改變。這包括了我們用再多的禱告也不能促使神去做他計劃中不做的事,或攔阻神去做神計劃中要做的事。
而人呢?我們是墮落的,本當敬畏和順從神,卻偏行己路,尋求滿足自身的利益和慾望。與人墮落前的樣式相比之下,這是不正常的、不正確的。如果禱告真的是無論求什麼都應允,豈不表示神縱容我們,強化我們墮落的本性?
禱告本身是一個極其神聖的“活動”,怎麼可以變成一個成全個人自私慾望的工具。基督徒理當藉著更多、更深的禱告操練而變得更加成熟、更加明白神的心意,而不是變得更加墮落貪婪。唯有符合神心意的禱告才得應允,表示當我們禱告不蒙應允的時候,不是神有問題,而是我們有問題,這提醒和刺激我們進一步尋求神的旨意是什麼。其實,神的旨意也真不是那麼神秘,“主禱文”就是禱告的楷模。深入地考究其中含義,努力依循其模式去操練禱告,必得應允。
從這個角度看,神似乎比較聽某些人的禱告,但那並不是因為神愛他們過於別的,而是因為他們更懂得按照神的旨意去求。
因此,基督徒不要把禱告和求神拜佛相提並論,它不是一個“討東西”的過程,而是一個靈命操練的過程。我們不要期望神在我們的禱告中改變,而要期待自己在禱告中被改變,這遠比我們得到了什麼更加寶貴。要學會這一課,就必須操練如何面對不蒙應允的禱告。
|
版權聲明: 「真理蔡園」漫畫版權屬Andrew Chai,網站http://www.aastation.net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