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 > 真理蔡園
憂傷的祭(二):宗教活動的誤用
2010年12月15日03時01分 上午 Posted.
 | » 面對自己的醜惡,人總是想盡辦法去掩飾和美化,就是不願意正面解決。 | (寫於2008年10月16日) 神所要的祭,就是破碎的靈;神啊!破碎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五十一17) 1985年8月的某一天,21歲的韓裔申英樹(音譯)在哥倫比亞大學舉行派對的會場外,駕著他的銀色雪佛蘭跑車,高速撞向一群正在圍毆他友人的青少年之中,造成4傷1死,之後畏罪而逃。申先生後來逃往加拿大、阿拉斯加、加州和菲律賓等地居住,還讀完神學、建立家室,當上丈夫、父親和一所教會的助理牧師。直到3年前,美國2名警探發現,申先生在2001年因酒後駕車被捕的指紋,與當年逃走的駕駛司機的指紋相符,於是將他逮捕歸案,偵破這一宗長達20年的命案。這件事是人生極貼切的描繪:人在出現道德錯誤的時候,總是想逃避,甚至用宗教的身份和活動來加以掩蓋,至終卻還是要面對。 基督徒知道,罪惡不只是使我們難受,更可怕的是它使我們與神的關係破裂,以致公義的神聖潔的怒氣向我們發作。要免除神人之間的矛盾,用好行為去取悅神是行不通的,因為聖潔的神要求100分!然而,這位嚴格的神卻滿有憐憫,他白白的赦免變成為人修補神人裂縫的唯一出路。 基督徒不可能不知道神恨惡罪,但是要完全接受一個願意白白接受我們的神並不見得容易,或許人總想給自己保留一點好形象吧!做錯事的人總想讓做一些補償,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最有效的補償方法就是讓自己更熱衷於宗教活動。可見,犯罪不一定使人離開教會,即使有,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可能會因此更熱心,為什麼?目的是借著更多地奉獻、參加詩班、事奉、出席各種聚會,讓自己感覺到自己還不是那麼壞。
然而,犯罪的大衛王清楚知道這種詭詐伎倆對神是無效的。他說:“你不喜愛祭物;我就是獻上燔祭,你也不喜悅。”神所要的祭是“破碎的靈”(詩五十一16~17)。獻祭是舊約時代以色列人與神建立關係的方法。大衛在此不是否定獻祭的價值,祭祀畢竟是神親自在律法上規定的,大衛年老的時候更是曾經率領百姓獻上大型的祭,包括1千隻公牛、1千隻公綿羊、1千隻羔羊等(代下廿九21)。大衛心裡深知,獻祭的價值在於它是一個人內心對神之情感的外在表徵,一旦失去真心,再華麗的宗教祭祀也徒勞無功,因為神“喜愛的是內心的誠實”(第6節)。
要獻一個好看的祭是很容易的,問題是這些外在的表現是否真實地反映內心的實況。同樣的,今天要基督徒唱一口好詩歌、做出一番卓越的事奉、奉獻客觀的金錢、搞更精彩的活動並不是很難,就算難,也遠不及要基督徒追求內在真正的品質、活出悔改的生命來得難。然而,若我們所從事的任何宗教活動不能反映我們內在的真實景況,神並不悅納。
今年全世界的焦點放在中國,暫且不談年初至今所遭遇的各種天災,北京奧運和神七的傑出表現實在讓世界對中國另眼相看。奧運的開幕儀式、運動賽事安排,以及中國運動員的表現都叫人讚不絕口,神七的升空以及首次太空漫步的成功,也叫人對中國的航太技術歎為觀止。電視新聞上看到,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對中國的輝煌成就感到驕傲。微妙的是,在奧運與神七中間,發生了一件一樣叫世人震驚的三鹿毒奶事件,令中國人有點尷尬。中國多家名牌奶粉產家被揭發有人為賺取暴利而加入大量的三聚氰胺,導致上萬的兒童腎結石,數名因此而丟命。奧運、神七和毒奶本是3間彼此無關的事,筆者卻從中看到一個人性常見的傾向——喜歡作出一些成就,過於培育人的品德。其實,要提升普遍人民的素質,比辦奧運和尚太空耕艱難。辦奧運、上太空當然不容易,不然每一個國家都可以作了,但它畢竟是一個特殊的工作,投資更多的金錢、專才和時間,成功是遲早的事。但是,要培養國民普遍的素質和品德,就絕對不是這些條件能夠保證做到的了。論影響,後者卻比奧運和神七更能為全體百姓帶來幸福。一個奧運、一次升空,百姓高興一時、驕傲一時,又得到了什麼好處呢?就算沒有做成,百姓也沒有多大損失。然而,人民的素質不好,大家普遍都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的話,其害確實你我有目共睹的。
筆者用意不在於批評中國,而是要指出人性常見的詭詐表現——我們都傾向於作某些好看的事,卻輕忽了內在真正的悔改。我們都愛“獻祭”,但不一定有真正的悔改。宗教活動的用意應當是反映內在的實況,而不是遮掩它。因此,悔改是“獻祭”的根,沒有悔改,再多獻祭也毫無意義;反之,只要我們真心悔改,把握神赦罪的應許,我們就得到赦免,所進行的一切宗教活動也因此變得有意義和價值。
|
版權聲明: 「真理蔡園」漫畫版權屬Andrew Chai,網站http://www.aastation.net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