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Sir:求婚鑽戒

上星期應一位舊生的邀請與她傾談她婚禮的安排。她都算很有計劃,已大致定了一年半後踏上紅地毯。甫進入餐廳已看到滿臉笑容的她,「果然就快做新娘子,樣子都充滿幸福喎!」她立刻與我分享她剛在浪漫的餐廳接過未來老公所送的「名貴」求婚鑽戒,她满足的眼神告訴我,她非常喜歡這鑽戒。「呂sir,漂亮嗎?」我還未回答,她已急不待說: 「梗係靚啦,成四萬幾元。」 「吓!那麼貴?聰仔發了達嗎?聰仔找到了新工作嗎?」 「我們都係做住free-lance(自由工作者,現今很多年青人都喜歡這樣的工作模式)先啦。」 「那他為何有那麼多錢買這麼名貴的鑽戒給你呢?」 「是我要求的,因為求婚鑽戒是一生人一隻嘛,當然要名貴一些啦,若不是怎樣顯得他的誠意呢?更何況我所有朋友的求婚鑽戒都是差不多價錢啦,有個朋友的那一隻要十萬添啦。」 「那他為何有那麼多錢買鑽戒給你呢?」 「信用卡分期付款囉。」 我的額角開始冒汗,有部份年青人真的是這樣的,所有東西若能做分期還款,他們都想全做分期,感覺好像不用還款似的。 「那你們的婚禮打算怎樣籌備呢?會擺酒嗎?結婚後住在哪裏呢?會買樓嗎?」「會擺呀。租樓住囉,樓價咁貴,點買呀?」 「但你預計婚禮大約需花多少錢呢?」 「幾十萬吧。」 「這些錢怎樣來呢?」 「借囉!」 又是借!樓價貴買不到樓,但這樣的理財態度,又怎樣可以買樓呢?就算樓價減半,他們也買不起! 現今很多年輕人根本沒有儲蓄習慣,他們身上有一百元,會用了一千元,因為他們有太多的東西要「供」。電話是「供」的、電腦是「供」的、他們穿的衣飾比我穿的貴幾倍、袋價過萬、眼鏡都是名牌,但他們的工作卻是浮動的,可能最堅持的就是一年要去兩次旅行。 「呂sir,你唔好批鬥我啦,中學話我話到依家。」 「我都知道我講幾多都無用。你們太懂享受生活,但只看目前,眼光短淺,你們可以多為將來打算嗎?有否想想兩年後的生活?甚至廿年後的生活?只為一隻鑽戒便要分期還款,再因為擺酒、租樓,加上沒有穩定工作,結婚後的生活怎樣?沒有積蓄、沒有工作經驗,將來生活只為了還債。」 「呂sir,我應該怎樣?」 「好好找份工作,累積工作經驗。好好理財,找些方法『迫』自己積蓄財富。」 年輕人,當你能好好管理你的財富、你的生活,你才是一個真正自由、真正能享受人生呢! 呂宇俊 (呂sir)小檔案 呂sir童年時充滿埋怨,因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親在他三歲時已改嫁另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綜緩金過活。他自己也曾誤入歧途,中二時加入黑社會,中五時更取得會考0分的成績。但上帝沒有離棄他,安排很多天使對他的扶助,他回到教會重拾書包發奮向學,重考會考考獲19分,更順利升讀香港浸會大學取得一級榮譽畢業,畢業後再到香港中大大學完成道學碩士(M. Div)課程。在2006年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美譽。這幾年更主動推動通識教育及理財教育,協助無線電視、香港電台、《都市日報》推動通識教育,也協助保險公司推行理財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這四年分別到教會、學校、各類機構分享講座超過三千場。 (歡迎和呂Sir聯絡,電郵:principal@graceyard.edu.hk)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