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小的時候,住在阿拉巴馬州的東南。他很喜歡獵捕袋鼠。獵人都帶有獵狗,所以在那裡有一句俗語:「追捕兔子的狗」,意喻這人沒有出息。袋鼠是比兔子昂貴的動物,狗雖沒有價值觀,但是追捕兔子比較容易。當獵人命狗去追捕袋鼠時,那狗追了一陣,途中看見兔子,牠就改變主意去追兔子了。
他以這一實際的例子,教導那些學生,心志要堅定,並且要負起自己應負的責任,他勉勵青年說:「人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哀三:27)
書中敘述有一位名叫康威爾先生(RUSSELL CONWELL),他曾經寫過六十多個百萬富翁的傳記,他發現他們每一個人都很守信用。例如,他們願意付清一切的債務。就是借一本書,答應要還人,決不會忘記。答應人做什麼事,他就去做。與人約會,一定按時到達原來約定的地點。這些都是守信不可疏忽的成功要素。
他說,一個成功的人,在他的生命中,定會有一個時期,受到某種偉大真理的支配力,並在某一時候聽到某種事情,或是看到某種事情,或是某一個思想抓住了他整個靈魂。
鐘斯伯說,假如你問一個人說:「你是怎樣成功的呢?」
他一定回答說:「有一次,我聽到一個人說了一句話,我便開始思想牠。」
或者他說:「有一次,我在書中讀到一句話。」或是「有一次,我在路上走時,得到一個思想,那個思想使我成功。」
相反的,悲劇是怎樣發生的呢?
他說:「人類每一個悲劇的後面,都經過了一串卑劣思想的程序。」又說:「一個人跌倒都是由不正當的思想而來的。」
可見人一個好的意念,或是壞的意念在成敗的轉折點是何等的重要啊!
我很欣賞他書中有一段故事,說有一個火車站的站務員,當兩輛火車同時開進站來的當兒,他忘了事先電報已經指示他南下的那三十七號車進站,那北上的三十八號車入旁軌。正在那千鈞一髮之際,他就命令車停住。然後,弄清楚才指揮三十八號車進站,三十七號車入旁軌。雖然他弄錯了號碼,但是避免了兩車相撞的禍患。弄錯了就停下來,這不但在鐵軌上開車應當如此,人生的道路上也應當如此。鐘斯伯所舉的這一個例子,給我很深的印像。而且,我也將這一原則應用在我的生活中,避免了好些錯誤。
成功是什麼?他說:「成功不是賺錢,也不是攀登名聲的梯子。」他又說:「……一個拖在後面的人,在這個世界上,絕對不會嘗到成功的滋味的。」按照鐘斯伯成功的定義,他是以品格的提高來衡量的。
他所提出的成功不是偏重於個人的利益,乃是為增進全人類幸福的一種哲學。在這物質主義泛濫的今日,彷彿是一帖清涼劑。他所說的哲學不但是成功的哲學,也是人生幸福的哲學哩!
****** 本專欄逢二、四更新,刊載俞敬群牧師作品《和諧之歌》。
俞敬群牧師:資深牧者,著名的華裔作家,於紐約曼哈頓牧會50多年;曾七次榮登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他一生出版過十一本書籍,其中《和諧之歌》為最滿意作品,該書被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收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