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之歌】不平凡的歌手

【和諧之歌】不平凡的歌手
本世紀的名歌星瑪麗•安德遜(MARIAN ANDERSON)1897 Feb.29—Sep.18,1993,她與世長辭了,享年九十六歲。這一童年喪父,母親以洗衣維持生計,童年時曾經飽受貧困生活的黑人,死後《紐約時報》以頭頁新聞報導有關她生平的事跡。由此可知她的人生受人重視的程度了。

她出生在賓州費城。三歲時,她就喜愛唱歌。六歲時即參加了費城聯合浸信教會的詩班。雖然,她只是一個幼童,然而,她在歌唱方面的才華,女高音、女低音……她都能勝任自如。有一位馬利•帕特遜,這位慈心的婦人,在教會中發起為她捐款,支持她去學習音樂課程。在十五歲以前,她沒有受到正式教育,教會就是她學習的地方。於是,她生平第一次開始了正式教育;也是她踏上成功的第一步。

一九二五年,安德遜小姐參加在紐約市舉行的音樂競賽。在三百名競賽者之中,她榮獲第一。她就像童話中的「醜小鴨」一樣,嶄露了頭角。

後來,安德遜在林肯紀念堂前,在復活節的演唱會中,竟有七萬五千人聚集在一起,聽她歌唱。可見她在音樂方面驚人的進步和造詣,幾乎已達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了。

她是在大都會舞台上演唱歌劇的第一位黑人歌唱家。此後,艾森豪威爾、肯乃迪兩位總統就職典禮中,都被邀請在盛典中演唱。她也曾被委任為美國出席聯合國的人權委員會的委員。裡根總統曾頒給她國家藝術獎。……這一連串的殊榮,說明了她人生輝煌的成就。假如,有人問:「安德遜小姐的成功是怎麼來的呢?」有一位評論家說:「……她演唱時,閉上雙眸,很少人有那種姿態,把她內在感情傳達出來,那種崇高的氣質沁入了人的心脾……」。在好些演藝節目中,安德遜所唸的插語:「MY LORD,WHAT A MORNNG?」在美國一般聽衆的心目中,猶如一個戳記印在他們的心坎上。只要一提到這句話,人們立刻就會想起安德遜這個名字。

安德遜曾說:「我喜愛音樂,因為牠們是心靈真正的素質,音樂給我信心。含有靈氣的信心,涵泳著純正、謙遜和希望。」在本月九日《紐約時報》有關她的社論中說:「她把內心對執拗的白人的憎恨昇華為藝術的力量。」(SHE CONVERTED WHITE BIGOTS HATRED INTOARTISTIC ENERGY)與其說安德遜的成功是她音樂方面高深的造詣,倒不如說是她內在溫馨的愛心所促成的更為恰當。社論中說:「……她所信的主的手掌握著整個世界。她那崇高而沉靜的姿態,她的手掌握了所有的聽衆。」

安德遜小姐,她曾嫁給一個孤兒,他們沒有子女。她的丈夫是一位建築師,一九八六年時已去世了。她的歌聲固然美妙動人。她的生命猶如一支歌,更為動人,更為美妙!有人說她的歌聲「粉碎了種族隔閡的界線」。那是多麼不平凡的歌手,她的歌,竟然使黑人民權運動的輪子開始轉動了起來;甚至改變美國黑人的命運!

*****

作者:俞敬群牧師。資深牧者,著名作家,一生出版過十一本書籍,七次榮登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和諧之歌》為他最滿意作品,被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收錄。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