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之歌】彼此分享的喜樂

【和諧之歌】彼此分享的喜樂
共嘗的苦味化成甜, 共享的快樂愈增加, 共通的信仰益堅強。
孟子有一次問齊宣王說:「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宣王說:「不若與人」。孟子又說:「與少樂樂,衆樂樂,孰樂」?宣王說:「不若與衆」?這不但在欣賞音樂的事上是如此。就物質或靈性方面來說,大概也是如此。

一天吃午飯的時候,我的兩個孩子為著一個「洋娃娃」起了爭執,各要獨佔己有。甚至哭吵起來!假如我斷定洋娃娃給大的,小的一定不甘心。假如我用權柄一定要給小的,大的一定會感到太受委屈。因為是他先找到的。於是我就說:「你們一個做爸爸,一個做媽媽好啦」。立刻我的小女孩就把洋娃娃給了他的哥哥。他們之間的爭執就消除了。那天吃過午飯,我留意他們一同給洋娃娃買衣,上街……一直玩到下午三時許,興盡而息。

在小孩子的生活中。看他們很喜歡彼此分享一同快樂!

有一次耶穌在加利利的東北海岸講道,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衆人往耶路撒冷去的途中,聚集在一起聽耶穌講到天將晚的時候,門徒告訴耶穌說:「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衆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裹去,自己買吃的」(馬太十四:15 )但是,因為其中有一個小孩,寧願自己不吃,把五個餅二條魚奉獻給主,這大概是耶穌這一次講道得到的僅有的結果。耶穌就拿過來,吩咐衆人坐在草地上,就拿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衆人,結果五千人都吃飽了,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這奉獻五餅二魚的孩子,看見五千多人都分享他所奉獻的餅與魚,他內心是多麼喜樂!

在大衛的詩篇裹,有好些地方註著「交與伶長」四個小字。大衛不但獨自讚美神,他也叫衆人一同讚美,神的慈愛、信實、權柄、尊嚴和偉大,必然是比「獨樂樂」要快樂得多。懷曼博士說得好(Dr. Henry Nelson Wieman):

共擔的重任變為其輕, 共嘗的苦味化成甜, 共享的快樂愈增加, 共通的信仰益堅強。

這大概也是許多人在生活中所經驗到的滋味!

****** 本專欄逢二、四更新,刊載俞敬群牧師作品《和諧之歌》。

俞敬群牧師:資深牧者,著名的華裔作家,於紐約曼哈頓牧會50多年;曾七次榮登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他一生出版過十一本書籍,其中《和諧之歌》為最滿意作品,該書被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收錄。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