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Sir:「原位癌」

早前,我在一間大型的保險公司演講,分享一些說話技巧與人際溝通的心得,與我同場演講的是一位在保險業界極為資深的從業員,大家剛為他慶祝他在業界邁向第三十一個年頭。他看到保險業的演變、他看到越多人重視變得重視自己的保障,但令我最深刻的,是他分享了看到有不同保險從業員的態度。他想起當年他真的很投入工作、自己的目標很清晰,反觀現在有很多年青人入行,不能捱苦,只是想著這工作很自由,空有理想如:買樓、買車,卻沒有積極的行動配合。他回想,三十年前,他才二十多歲,挽著一個舊的公事包,在新蒲崗工廠區逐家逐戶叩門、吃閉門羹、再堅持叩門;他家住橫頭磡木屋,沒有人脈,只是默默耕耘,因為他深知保險的重要性、他亦想買樓、他也想買車、他更想家人及自己過更好的生活。他有目標清晰後,他拼命努力向前,他訂下目標,「別人要五年才晉升的位置,我要用兩年時間升到;別人要十年的時間才做到的,我要五年就做到;我做十年後,要別人一生都追不到!」他做夢嗎?但夢想大一點、高一點又何妨?只怕現今的年青人,就是連夢都不敢做。沒有夢、沒有目標又何來動力呢? 他在講台望著台下很多位年青人,說出了一個令我極為深刻的例子,「各位年青人,你現在見到有些保險業的前輩的確染了一種病,希望你們不要有這種病,那就是『原位癌』,我當然不是說可以claim 錢的那種原位癌,我是說他們在原地踏步,原地踏步只會磨蝕你們的鬥志,到最後就是註定失敗。」全場哄堂大笑。 想深一層,他以原位癌作比喻的確很好,並且很有積極的意味。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是指最早期上皮細胞癌,有些或定義為第0期的癌症,通常上皮細胞癌是指癌細胞從黏膜表層長出來,並未深入黏膜下層,經過適當治療及切除,康復機會很高,故保險公司不會列入危疾範圍。而套用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有否原位癌呢?記得曾在勞工處協助一些培訓的工作,認識很多年青人,有一位當我在勞工處第一次遇到他時,看到他在學倉頡輸入法,我上前問他為甚麼那麼努力學習,他說:「係呀,很多我想做的工都要識中文輸入法」,我鼓勵他繼續努力,誰知一年過後,我仍在同一位置看到他仍然花了很多心神在「拆字」,我問「還未找到工作嗎?」「係啦,倉頡好難學呀,學極都唔識。」他真的在原地踏步。 各位讀者,無論在學識、薪酬、工作技巧或態度、親子關係等方面,大家又有否患上原位癌?盼大家盡快找出來,進行切除手術,過更積極的人生。 呂宇俊 (呂sir)小檔案 呂sir童年時充滿埋怨,因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親在他三歲時已改嫁另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綜緩金過活。他自己也曾誤入歧途,中二時加入黑社會,中五時更取得會考0分的成績。但上帝沒有離棄他,安排很多天使對他的扶助,他回到教會重拾書包發奮向學,重考會考考獲19分,更順利升讀香港浸會大學取得一級榮譽畢業,畢業後再到香港中大大學完成道學碩士(M. Div)課程。在2006年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美譽。這幾年更主動推動通識教育及理財教育,協助無線電視、香港電台、《都市日報》推動通識教育,也協助保險公司推行理財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這四年分別到教會、學校、各類機構分享講座超過三千場。 (歡迎和呂Sir聯絡,電郵:principal@graceyard.edu.hk)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