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Sir:「除非」

呂Sir:「除非」
《綠野仙生》是每一個仍然關心這個地球的人都應看的電影,電影末打出引用作者Dr. Seuss的一句話「
上星期四的早上非常開心,我有機會與110位小朋友及78位大朋友一起看電影。因當天陽光勵進會包場請大小朋友在復活節看一齣3D電影,我是該會的陽光大使,故有幸在電影開場前分享一些通識心得及觀賞電影。

此電影極有教育意義,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通識教材,與「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及「能源科技與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故事講述一個看似高科技和椰林樹影的小鎮――當地的車輛款式很新穎、又會有像送礦泉水但其實是送新鮮氧氣的公司、最特別是路旁大大小小的樹,款式獨特更可以隨時變高變低,還可以配合著不同的季節來轉換不同顏色的「發光」樹葉。整個城市很乾淨,卻冷冰。某一天,故事的小女主角(Audrey)告訴小男主角(Ted)她的夢想,Ted為了取悅他心儀已久的Audrey,他決定幫她圓夢。她要甚麼呢?你聽後或許覺得天方夜譚,但原來科學家或植物學家認為此事絕對不是沒有可能發生,原來她只是想擁有一棵真正的樹,真正會在泥土中長大的樹。若有一天,世界真的變成這樣,你覺得悲哀嗎?已經有動物學家預言,不久的將來,我們的下一代便要在相集中才看到甚麼是獅子、老虎和樹熊等動物,若果我們繼續破壞地球,繼續只為實現我們人類認識「優質」生活的貪婪念頭,有一天,我們的下一代就只能在相集中才知道地球想曾經有過真正的樹。

當Ted為了實現夢想而真正行動時,他遇到很大的阻力,負責看管這城市的幕後老闆出言恐嚇,因為樹是免費提供新鮮氧氣的,而他正是提供全城巿樽裝氧氣的老闆,而阻止小朋友尋夢的人就是她的母親,她母親認為人工樹款式又好、又懂變色、又乾淨。幸好,他有一個支持他的外婆,外婆還教路他可以離開城市到巿郊找一位曾經親身去砍下美麗森林的第一株樹的「破壞者」。他用盡方法找到了他,而他亦相信Ted的誠意,把最後一粒樹的種籽交給了他。Ted把種籽帶回,說服巿民讓他種植,他成功了。一邊看那電影時,我想起一本書――《天地一沙歐》,故事講述一隻不甘於平淡的小海鷗,就為了尋夢,無論是遍體鱗傷都要越飛越高去看雲上的世界。慶幸Ted仍然有夢,以及願意把夢想成為事實。慶幸Ted尋夢時,仍然有願意幫助他的外婆。

《綠野仙生》是每一個仍然關心這個地球的人都應看的電影,電影末打出引用作者Dr. Seuss的一句話「"Unless" someone cares, the situation will not improve.(「除非」有人關心,否則情況不會改善。)」我不知道包場要用多少錢,但我深信99%的大小朋友都上了一堂精彩的通識科。盼更多有能力的有心人繼續助人尋夢、盼有夢想的你不怕困難而繼續尋夢、盼我們在後悔糟蹋了地球所有美好事物前,能醒覺我們對環保的關心永遠不會太遲,讓我們都能為環保盡一分力。

呂宇俊 (呂sir)小檔案

呂sir童年時充滿埋怨,因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親在他三歲時已改嫁另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綜緩金過活。他自己也曾誤入歧途,中二時加入黑社會,中五時更取得會考0分的成績。但上帝沒有離棄他,安排很多天使對他的扶助,他回到教會重拾書包發奮向學,重考會考考獲19分,更順利升讀香港浸會大學取得一級榮譽畢業,畢業後再到香港中大大學完成道學碩士(M. Div)課程。在2006年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美譽。這幾年更主動推動通識教育及理財教育,協助無線電視、香港電台、《都市日報》推動通識教育,也協助保險公司推行理財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這四年分別到教會、學校、各類機構分享講座超過三千場。

(歡迎和呂Sir聯絡,電郵:principal@graceyard.edu.hk)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