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永富:聰明反被累 加誠信才不誤

司徒永富:聰明反被累 加誠信才不誤
名利當前,不少更重要的東西會被輕視,諸如愛或誠信
充滿基督信仰睿智的香港鴻福堂執行董事司徒永富近日在一節目中談及為什麼人輕易會放下誠信這一重要的品格。

司徒永富說,他早年在銀行工作,有幾個同事因收受賄賂而坐了監。他發現出來工作後,會跟在學校與家裡教的不一樣。一般而言,阿媽會教不要偷食、老師教過要誠實不要抄功課。但出來工作做事發現這些不容易實踐,因為有太多掙扎及比較,在掙扎中這些訓話就輕輕地被放下。

他用一個比喻解釋為何人會放下了誠信:有個年青人畢業後上路要發展事業。他背了七個包袱:健康、金錢、美貌,誠信、機敏、財學、金錢和名譽,要登上彼岸發展事業。他登上一艘船,船家伐到中間時突然風浪大了,對他說:這艘小船只能只能容下你和我,再加上一個包。這年青人對著七個包,費盡思量想扔下誠信。他再三掙扎,因為誠信是父母老師給他的,正思量間,船家說:年青人,有棄才有取,有失才有得,不要緊的,我們往後的日子還可以再尋回。取捨間他就把誠信丟了。

司徒永富說,在很多利益甚至美色前,一時快樂之間人容易將平時持守的價值丟下,誠信在動態過程中被扔下。

他提及今年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41歲的前亞洲區總經理杜軍運用自己的聰明,用內幕消息作內幕交易,被ICAC調查,他被判賠償2千多萬,並坐牢七年。南華早報披露,他計劃逃跑,以為香港政府不會對他怎樣,最後他當回辦公室收拾細軟,包括一把電風扇時就被捕了。

另一事例是香港大學前醫學院院長林兆鑫,在醫學領域上是專家,收入亦相當高。但他收了很多私症,以公營私,事情被揭發後坐了牢,斷送了整個過往人生所積累的,坐牢兩年,一鋪清袋。

他說,人愛走精面,香港人很聰明,但聰明會被聰明連累,坐牢的人聰明者更多。因此聰明一定要加上誠信這一核心價值。

他說,有誠信加上聰明,就好像一個爸爸對兒子說:「如果你簽了一張合約,最後你發現要傾家蕩產亦要履行。」兒子問:「那怎辦呢﹖」爸爸說:「那不要簽就行了。」

司徒永富說:「所以要醒目,如果要履行,就拿著承擔履行責任,正如出街,要守時,不能爽約。」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