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 > 健康
心靈創傷形像低落 康貴華醫生提出「公平審訊」饒恕方式
2020年08月05日08時00分 上午 Posted.
 | » 饒恕讓人心靈輕省釋放和自由。(圖: Getty Images ) | 不少基督徒在信主多年後心中仍然缺乏平安和喜樂,其中原因是沒有深入處理過去成長中親密關係的創傷及其後果,精神科醫生康貴華在拉法基金會8月1日舉辦的整全心靈醫治年會,分析心靈創傷與醫治的實際步驟。 心靈創傷9種特徵:負面、形像低落 身體、精神與心靈有密切關係,其中一部分受創傷甚至影響靈命停滞不前。康貴華指出,人有身體和靈魂兩者都可以受創傷,傷害或殺我們的靈魂是「自己的罪」 和 「別人的罪」,就是人只顧自己的需要,不顧及別人,甚至犧牲別人的行為。 成長中親密關係的心靈創傷有什麼表現?康貴華列出有9種特徵。第一種是强烈的負面或莫名的情緒,以致令人的情感麻木,例如孤單、寂寞、憂愁、煩悶、嫉妒、慚愧、恥辱、害羞、罪疚等。
其次是自我形像和價值低落,還有常常要證明給别人看自己是有用和有價值、常常迴避懼怕某類人、沉溺行為、反叛暴力行為、反向行為形成特別喜歡壞人、忘記與否認。追蹤心靈創傷的源頭可循生命線(每 6 年一個階段),這記錄了個人重大生活事故和親密關係的創傷,從中反省三至四代家庭成員的關係。
阻礙饒恕8因素:失去報復機會
不少人以為忘掉那受傷害的事件和那傷害自己的人等同饒恕。但那只是暫時將問題擱置,把受傷的情緒和反應壓抑。因此,忘記並不是饒恕之道或治本之法。怎樣才算是饒恕?康貴華引用馬太福音18章21至33節,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僕人算賬的比喻,耶穌要我們饒恕別人七十個七次。饒恕的真正意義包括三方面:1.「免債」,免除別人所欠自己的債,不再要求對方清還或補償;2. 「釋放對方」不再追究;3. 「以恩慈憐恤相待」放開怒氣不以惡報惡,卻以善勝惡。
饒恕是愛心的其中一種表達方式,但實踐饒恕必須先清除饒恕的各種障礙才能達到目的,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障 礙。常見原因有8點:不公平、不想回憶、饒恕豈非等於要復和、難保對方不會得寸進尺、對方忘記錯過再傷害人、饒恕失去了把責任推卸加害者的機會、重複地被傷害很難饒恕、心理自衛否認惱怒。
饒恕3個步驟:給對方公平審訊
康貴華提出饒恕3個步驟:從惡人榜選擇其中一位作饒恕的對象、分析過去不能饒恕的原因和後果、嘗試給對方一個公平的審訊。這部分包括五步驟:1. 列出對方的一切罪狀盡情控訴;2. 嘗試了解被 告的背景和經歷,列出可為他求情的各種因素;3. 盡情控訴得罪我們的人後同樣反省自己的過錯;4. 試列出對方對自己直接或間接恩惠;5. 給饒恕對象寫一封不寄出的信,找一位信任的人在他面前讀出來,邀請他為自己祈禱醫治。
康貴華期望,信徒能夠從饒恕中,得到一份心靈的輕省、釋放和自由。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