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鉅明—頭髮不是煩惱絲(上)

鄧鉅明—頭髮不是煩惱絲(上)
在Yada Hair護髮中心裡,鄧鉅明(Mingo)開朗的笑容令小小的、侷促的辦公室顯得明亮。訪談將近結束時,他用兩指觸摸了一下兩位記者的頭髮,隨即說出二人各三個性格和身體特質,既有趣又令人驚訝。

將頭髮「摸」得如此出神入化的Mingo三十多年來在剪髮行業中閱「頭」無數,亦曾五年之久為精神病人義剪頭髮,後來更成為全球華人中第一位髮理學家。

光靠幾隻手指就能從頭髮的粗幼觸感能大略大略感知出他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及性格特徵。然而這雙手亦曾經觸摸過無數麻將枱的麻將和賭場上的籌碼,更幾乎觸到死亡的邊緣……

從無到有

Mingo童年就出生於貧窮家庭,成長中缺乏父母關愛,讀書亦不用功。十多歲交上「飛仔」,沾上吸煙、講粗口、看連環圖等習慣,更在12歲開始為九龍城寨賭檔、毒品檔或色情架步通風報訊。沒有人生目標的他只著眼於金錢,為了學得一門手藝賺錢,他中三就放棄學業,當過送外賣仔、水電學徒,後來16歲時開始做髮型學徒,以為這行業又乾淨又舒服,可嘆冷氣,又可識女仔,結果從此與頭髮結上不解之緣。

做髮型屋學徒並不那麼「嘆」,每天早晚收拾店鋪、洗毛巾、掃走地上成堆成堆的頭髮在所不計,電髮藥水更把雙手泡得潰爛。在天份加上努力下,Mingo很快成為師傅,在行業高峰期下,他擁有了幾間自己的髮型屋。

在這段時間他亦經歷了兩段失敗的婚姻:第一次在他24歲時與只結識了一個月的女孩結婚,一年後生下兒子不久後就離婚;兩年後他相信自己比以前成熟了再次結婚,但最後仍是離婚收場。於是他開始認為婚姻只是騙局,認定離婚是結婚的必然結局,結果他成為婚姻的逃避者。拖照拍,但每次對方提及要「結」時,他就急急「分」。

失而復得

兩次的婚姻失敗更令他陷入無止境的賭博世界裡。他深感婚姻無法控制,以為自己可以控制賭博,於是不斷沉迷下去。麻雀館、馬場、澳門賭場成了他逃避的地方,不知不覺過著日賭夜賭的生活,為了番本,錢就如此賭光了。兩年下來不單他過往賺的錢、連幾間髮型屋也賠上了,更欠下一屁子的卡數。

絕望之際,有天他從澳門回港走在欽州街上,覺得生無意義之際,忽然萌輕生念頭,正抬頭到處尋找可讓跳樓的樓宇時,他忽然想起小時曾聽過的「耶穌」。他說:「耶穌,我什麼都沒有了,求你幫助我!」此時一位駝背的老婆婆吃力地拉著紙箱走過,他想到自己有剪髮的技能,絕沒有窮途末路。於是醒悟過來,重操故業之餘,更開始到港九各地的公園、老人院等免費為長者理髮,也為失明人士及智障人士義剪。

1997年,他開辦了為長者剪髮的「美髮工場」,招呼行家一同參與這義工服務,後來更設立剪髮培訓班擴大義剪服務。

再次走進婚姻:因著主耶穌基督

鄧鉅明—頭髮不是煩惱絲(上)
1996年Mingo認識了基督徒同事Fanny,他開始有機會接觸教會,對基督徒感覺亦很良好,但一直未能投入其中。到了2000年一次佈道會上,他終於接受呼召決志信主。慢慢地,他經歷入生觀、價值觀的改變,並明白到光靠義剪雖然能令人快樂,但只有引導他們認識主耶穌才能給他們平安和永生。從此以後他以剪髮作為橋樑引導人認識福音,以傳福音為「美髮工場」的目標,並品嚐到事奉主的甘甜。決志後4個月,他受洗歸入耶穌基督名下。出乎他意料之外地,在同年12月兩次婚姻失敗而對婚姻有抗拒和恐懼的他與Fanny雙雙走過紅地毯,一同開展了在主裡面建立的婚姻關係,掙脫了恐懼婚姻的珈鎖。

2004年,Mingo建立了美髮福音事工「真光髮廊」,招請基督徒義工作師傅,一邊剪髮一邊向客人傳講福音,亦會播放福音影片、見證和詩歌等,是名副其實的福音髮廊,美髮義剪遍及港九新界甚至離島,僅在04年一年間服務了1300人次,帶領了不少人歸主。

後來「真光髮廊」經營困難而被逼關閉,在神的裡面絕路往往有神的美意。原來是神再一次帶領Mingo,讓他走向另一個顛峰。欲知後事如何,請繼續留意本報報導。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