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鉅明—頭髮不是煩惱絲 (下)

鄧鉅明—頭髮不是煩惱絲 (下)
「……兩年等待,真的覺得太難,加上自己年紀也不小,記性差,我就放棄了,心想就這樣算了。沒想到神開始一步步讓我感受到祂的異象,並且叫我再去讀……」

Mingo的前半生有不少媒體報導過,然而那只是他與上帝故事的前半部份。近日本報在一基督教報章上留意到一間名為YADA Hair (全名為YADA Hair Trichology Centre, 念髮理中心)的專業護髮公司,原來是Mingo近月開始的護髮事工。本報有幸與他作訪談,他講述了神如何帶領他明白新的異象,並走向事奉新一頁。

Mingo建立的真光髮廊由於經營困難,無奈地在08年關閉。他們於是繼續禱告尋求神的帶領。就在那時,神再為Mingo打開了一條在人無法想像的新路。為了讓自己更走向專業化,02年Mingo報讀了國際髮理學課程。雖然香港的髮型師相當多,而頭髮護理如防治脫髮、固髮等亦是一門大生意,但真正研究頭髮構成、病理及治療的專家卻只在外國有,香港甚至華人卻是一個也沒有。

Mingo就是第一個華人修讀此課程並且取得專業資格者。這個證書完全得之不易,因為所有課程材料都以英文編制,而且充滿髮理學專業詞彙,對於醫科人士尚且陌生,更何況自小厭倦英文並自動放棄學業的Mingo呢﹖

「讀髮理學是自己的夢想,因剪頭髮不錯,想再護髮方面再發揮。但兩年下來,真的覺得太難,加上自己年紀也不小,記性差,我就放棄了,心想就這樣算了。沒想到神開始一步步讓我感受到祂的異象,並且叫我再去讀。」

打開屋門時出現一把女人的聲音,說:「錢呢﹖」

為了給他答案,神在他眼前展示了幾個連續片段的畫面第一個片段中,他看到一個中年男人從家裡出門,走到街上漫無目的地到處逛,看來百無聊賴,到了天漸漸黑起來,就走回家,開門,進到屋裡。第二個片段又看到這個中年男子,所作的與第一個片段無異。到了第三個片段,再一次看到有個男人這樣從家裡出去,但他顯得坐立不安,心情焦慮不安。又到了天黑回家的時間,他顯得相當沉重,拖慢腳步慢慢走回家,在他打開屋門時出現一把女人的聲音,說:「錢呢﹖」然後畫面就消失了。Mingo問神: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異象中的男人出去時跟家人說自己去返工,但事實上他正在失業,無法將錢帶回家,因此心情非常無奈。

神告訴Mingo說:「你以前教過許多年青人剪頭髮,幫助他們入行,但中年人難入髮型一行,因為髮型屋會嫌棄他們年紀大,寧願聘請年輕的後生;護髮行業則不同,客戶會要求知識和經驗,中年男性反而更有優勢。」他明白到原來神要讓他藉著護髮幫助中年男士就業,於是對神說:「我去讀!關鍵在於找人翻譯上遇上困難,祢要幫我。」

鄧鉅明—頭髮不是煩惱絲 (下)
原本讀髮理是想為自己,但現在重新報讀是為了神,於是他積極找人翻譯教材:教會姊妹、醫護團契人員等,向他們分享自己的情況。醫生護士都分身乏術,所以他懷著極大的耐性,一步步找了很多人幫手,逐步完成課程。從02年首次報讀課程開始,中途放棄,至08年他才捲土重來,09年赴澳州參加專業考試。到了考試時他遇上天來的神將,令他更順利過關。原來是澳洲國際髮理學協會會長看到Mingo有美髮的資歷好,又如此有熱誠,考慮到他語言方面的困難,覺得因文化差異而考不上的話會很可惜,於是破例容許他用中文作答,更親自找人翻譯試卷,幫助他更順利地通過了考試,結果他同年2月17日取得專業資格,正式成為髮理學家。由第一次報讀直至完成前後共花近8年時間,相當不易。

他還分享了一段小插曲:在他取得專業資格後,澳洲國際髮理學會長由於愛材,在他臨上飛機回港前最後極力邀請他留下和他一起打拚,想通過這位唯一的華人髮理學家進一步開拓亞洲人的護髮巿場,更打算讓他主理一間診所。但他志不在商而在開展神國度的工作,因此他對澳洲及當地的大生意未有留戀,就回到香港繼續禱告,看看神如何帶領他開展護髮事工。從前眼中只有錢的Mingo到如今寧願放棄高薪厚職,視神的使命為更好的目標,這轉變的本身就是一個生命的奇蹟。

異夢中啟示——有個聲音說:Yada

成為髮理學家後,Mingo開始禱告,到翌年年中,Yada Hair出世了!

Yada的名字原來是神在夢境中給Mingo啟示的:「在夢中第一看到有很多頭髮飄下飄下,第二看到有高樓大廈。三看到黃昏中有很多人,並且有頭髮到處飄,又出來有聲音說:Yada。當我聽了不知是什麼,以為說的是『渣打』,還心想是不是渣打銀行會給我開展事工的錢呢﹖當時我報了一個禱告的課程,做夢後的第一天剛好是第一堂,老師就提到了"Yada"。Yada是希伯來文,意思是「認識+親密」。頭髮與人有親密的關係,認識才熟悉,於是Yada就成為了公司的名字。

Mingo表示頭髮護理在香港是個很新的工種,他希望能飲得「頭啖湯」,讓這個工作能發展成為事工,並成為福音職場行業,用護髮作為福音的工具。這種「護髮福音」不限時間、地點,可說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傳福音方法。

他向記者演示了一下如何可以用護髮作為傳福音的開場白:「香港男性很愛飲奶茶,但放糖很多的話對身體很不健康,亦會對頭髮產生影響,包括令頭髮容易折斷、稀疏及感覺「黏笠笠」,像洗不乾淨的感覺。假如你正在茶餐廳吃東西。前面有個男人猛往奶茶裡加糖,你可以跟他說:『哇!你放咁多糖,食得多不健康啊,你不怕甩頭髮嗎﹖』對方好奇心重的話,你就可以跟他開始話閘子,之後更可以帶他信耶穌。男性信耶穌很困難,但神的時間一到,通過任何工具都可以傳福音。」

他希望香港二千多所教會能每間派出兩個有心在職場傳福音的人學習護髮,令護髮成為一個行業:「這在香港是很新的行業,並且成為職場。每教會兩個人,共四千多個人每天在街上,或向朋友或任何人談護髮的話題來傳福音。」

他的構思是護髮福音行業首先向教會的信徒招手,搶得巿場,建立起新的工種,並培訓出一班護髮師後,第二輪就可以擴濶至未有信仰的人,並以師徒形式將護髮的技術以及福音傳遞下去。

借以前真光髮廊的經驗,真光髮廊每月開支2至3萬,後來經費不足無法支持,結果只能割愛關閉,真光繼續以外展的形式在公園、屋邨、醫院或老人中心等地方運作。現時Yada Hair更有潛力成為自給自足的福音事工。「以前真光(髮廊)通過自由奉獻維持,給果是入不敷支。」由於護髮服務收入比剪髮可觀,因此更能負擔事工的經費。此外,從前透過真光的培訓每年約可以帶約10個人入職髮型行業,但估計Yada Hair更能幫助大批失業的中年男士入行。

耶穌: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從一無所有的青年,到幾間髮型屋的老闆;從豪爽揮霍在賭場,到輸光所有,Mingo已經歷多次的得與失。他認識主耶穌後,雖然亦經歷髮型事工的關閉,亦有讀課程半途而廢的失敗,但是神的恩手不斷帶領和鼓勵,令他不斷再創高峰。

他的改變亦恢復了他和前妻所生的兒子關係。他年少時與認識僅一個月的女孩結婚,並誕下的兒子一直沒有得到過他的任何照顧或關愛,即使在他信主後,二人的關係仍一直處於對立的狀態。但在他信主3年後,一天兒天突然打電話約他吃飯。一直沒與兒子交流的他顯得不知所措。沒想到甫坐下,兒子劈頭便問他:「點解你要信耶穌﹖」Mingo當時不懂得回應,只能平日與人分享的見證娓娓道來,也不顧得兒子有何反應。沒想到當他回到公司後竟然再收到兒子的電話,說他要決志信主,並在同年的12月25日聖誕節的一天歸入主的名下。

Mingo提到兒子時,他臉上滿足的笑容足以令人感受到神的愛不單漫遍他的人生,他的家人都開始在神的祝福中,不禁令人驚歎主耶穌基督話語的真實:「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