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家庭、學校和政府聯手 打造「健康電玩」精神

香港電玩協會董事會主席禤慶華專訪

與家庭、學校和政府聯手 打造「健康電玩」精神
禤慶華去年與一班過去亦曾經沉迷電玩的在職人士成立香港電玩協會,旨在宣揚及推動正面的電玩遊戲,建立青少年均衡及自律性的電玩生活。(圖:禤慶華提供)
它,被許多家長看為洪水猛獸,皆因小朋友接觸到它,成績就會一落千丈;大人也被它迷住,心甘情願花時間追逐它。它就是電玩遊戲(電子遊戲)。

電玩一定是不好的麽?非也。一班過去在求學時期也放縱迷戀電玩的業界及熱心貢獻社會人士,組成了「香港電玩協會」,為要宣揚及推動正面的電玩遊戲,建立青少年均衡及自律性的電玩生活。

上週專訪了香港電玩協會董事會主席禤慶華先生,分享電玩協會的成立過程,並如何在香港打造「健康電玩」精神。禤慶華先生是輝煌基金會創辦人,擔任優質生活聯會主席,深福協會董事,並多家公司董事。

記:記者 禤:禤慶華

記:你是怎麽有感動成立「香港電玩協會」?

禤:我認識很多沒有信仰的Gamer(打機者),他們在青少年時候都沉迷於網上遊戲,每天玩四、五個小時,有的甚至連續48小時地玩。他們現在長大工作,但作為沉迷電動的「過來人」,對現今青少年過於沉迷電玩的問題感到有負責,所以偶爾參與領袖培訓的工作輔導青少年。

但是他們的工作欠缺一個正式的機構來維繫,很難做好。當我與一些社工朋友分享此事的時候,發現他們同樣有此負擔。那時剛巧很多因沉迷電玩產生的社會問題發生,如跳樓,家庭暴力等,更加促使我們建立一個協會專門去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於是香港電玩協會成立,並於2006年11月4日正式成為非牟利慈善機構。

記:在你接觸的事例中,沉迷電玩會帶來什麼影響?

禤:打機可以喪志,就如我們年輕時候會廢枕忘餐 迷打「食鬼」。我思考過,是否只有打機才讓人沉迷?其實不僅是沉迷打機,有人沉迷打麻將,有人沉迷工作,有人沉迷潔癖,很多的沉溺都會讓人喪志。

至於沉迷電玩,大眾一般都認為是不好的,如賭博一樣,大家都認為過於沉迷將帶來許多壞影響。加上青年人處於求學時期,應該尋求知識,不應該沉迷遊戲。

普遍來説,電玩可以鍛練一個人的思考反應,但除了這個,其實沒有別的很大的得著。當然,也有些遊戲是有益的,如三國演義此類以歷史為背景的遊戲,能幫助青少年認識部分歷史;又比如一些國外的遊戲,多玩能間接提升青少年的英語。

很多家長因為不太認識,沒有經過分析,就說所有遊戲都不好,都反對子女玩。現在的年青人跟我們那一代很不一樣了,一般都不會啞忍,都會與父母頂嘴,於是很多父母與子女的衝突和爭吵就隨之而來。

記者:那麽香港電玩協會如何幫助青少年以及家長?

禤:我們曾經跟路德會合辦講座,約有200至300名老師和家長參加;我們也曾經接受學校的邀請在年度的老師學習大會主講;我們邀請了研究上網成癮問題的專家作講員,講座加深了老師對電玩的認識。而很多參加者從講座中都有所得著,有些家長說以前他們什麼都不懂,對上網亳不認識,更不用説網上遊戲了;他們想了解但苦於求助無門,沒有專門的組織或者教會能給予他們實際的幫助。

我們繼續在教會舉辦講座,5月25日將在銘恩中心舉辦,邀請老師和家長參加。本年暑假,我們也計劃在慈雲山錫安社區中心舉辦講座。

此外,我們計劃提供網上遊戲的空間去聚集玩家。要阻止年青人不玩電玩是不可能的,我們希望凝造一個健康的網站和平台給年青人,讓他們不要隨意去其它地方玩。因為很多環境比較複雜,青少年人很容易誤入歧途。我們會通過學校向年青人宣傳,計劃在下半年推出。

記:為建立一個健康的電玩環境,你們除了與學校、教會合作舉辦講座教導青少年和家長之外,還希望做什麽?

禤:需要政府方面的配合,我們希望推動政府推行遊戲分級制,分辨市面各類的遊戲和進行評級。另外,如果神許可的話,我們希望能帶領會員舉辦比賽,讓愛玩遊戲的年青人可以體驗實際的群體生活,不是在網上做人。當然最重要的是能幫助青年人培養正確和健康的上網態度,做好時間分配。

最後禤慶華表達希望教會和信徒大衆對電玩協會關注:「我們希望教會為香港沉迷電玩的人禱告,願神憐憫,叫gamer們有健康的電玩和上網生活。此外,我們希望有更多同路人能加入我們的義工行列,如果能有更多曾經沉迷電玩中迷失過之後轉變過來的弟兄姊妹參予,相信我們可以更成功。」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