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公義探討現今城市佈道

從社會公義探討現今城市佈道
角聲董事會主席吳淑儀分享專題「城市佈道與社會公義」。(圖:基督日報/全威)
城市佈道,絕不僅僅是在城市裏派發福音單張或舉辦佈道會那麽簡單。紐約角聲使命中心上週末舉行特會,分別從神學、教會、社會等層面探討現今的城市佈道,讓與會者耳目一新。

角聲董事會主席吳淑儀分享專題「城市佈道與社會公義」時表示,基督教會及團體應更多關心社會的弱勢群體,並把他們放在城市佈道的重要位置,這亦體現出福音的精神。

何為弱勢群體?簡單來講就是社會中被遺忘、被歧視的一群,例如無家可歸者、吸毒者、家暴受害者等等,他們處於社會的最底層,不被他人甚至教會所關注。

相比之下,耶穌基督是非常重視弱勢人群的福音工作。吳淑儀對比管會堂睚魯的女兒與患血漏病多年的婦女,發現這兩個女人的人生有天壤之別:前者曾過著富貴的生活、受到父母及親友的關心,而後者則被當時猶太社會所唾棄,過著十分悲慘的人生。

雖然睚魯求耶穌在先,其女兒病情十分危急,但耶穌還是在去往睚魯家的途中先醫治了這受歧視的患血漏的女人,可見主耶穌更愛弱勢人群。

因此,吳淑儀認為教會應有耶穌一樣的心腸,關愛社會的弱勢群體,這「愛」不僅表現在向他們傳福音,同時還應滿足其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

她說,耶穌醫治患血漏的女人是全人的醫治,即不僅令他悔改歸主,同時又醫治她的肉體和心靈,使她成為身、心、靈健康的人。這一點,教會應給予關注。

末了,她列舉出一些數字盼望能引起教會廣泛關注社會的弱勢群體。「全球有9億2千3百多萬人因饑餓而處於死亡的邊緣;全美約有4千7百萬人沒有健康保險,其中9百萬是兒童;此外,家暴問題嚴重,平均每天有4個小孩因受虐至死,平均每6秒就有一位婦女挨打......」

「面對如此眾多的社會不公義之事,教會不應再保持沉默。」她說。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