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善牧師澳洲向信徒講「海嘯中的呼喊」

梁永善牧師澳洲向信徒講「海嘯中的呼喊」
梁永善牧師遠赴澳洲悉尼中央浸信會主領「海嘯中的呼喊」培靈會,教導信徒如何不做金錢奴隸,做金錢的主人。(圖:基督日報)
金融風暴成為了近期教會的熱門講題,5月6日晚香港銘恩堂主任牧師梁永善牧師遠赴澳洲悉尼中央浸信會主領「海嘯中的呼喊」培靈會,教導信徒如何不做金錢奴隸,做金錢的主人。

不少在職青年基督徒參加了當晚的培靈會。初踏社會便遇上金融危機,他們應該如何面對?如何自處?主耶穌在這方面又給予了怎樣的教導呢?梁牧師引用路加福音12章的經文,從謹慎自守、無知投資、財在心在、信心投靠、先求神國、必賺投資、豐盛生命和應有回應等方面,由淺入深地藉聖經的教導帶領會眾走出經濟困境,走入豐盛生命。

謹慎自守 無知投資

梁牧師說在財富面前不可存貪念。他說「貪心」就如「匕首」,是家庭破裂的罪魁禍首。經文開始講到有人請耶穌為其分家業出頭,但耶穌不予理會,因為貪心被視為拜偶像,使我們遠離神。唯有謹慎自守,懂得自我約束,方可在動盪中站立得穩。

梁牧師解釋到,耶穌舉的貪心人的比喻重點不在財富多少,而是對財富所持的態度。比喻中財主並沒有以不正當手段獲利,反而是很合理地積蓄金錢為未來所用,為什麼他被稱為「無知的人」?難道積谷防饑也有錯嗎?梁牧師指這人犯下兩大錯誤,第一他把焦點放在短暫的財富生活上,忽略了永恆的生命;第二他沒有以神為重,以自我為中心。主的教導是,適當的投資是對的,但是如果只把焦點放在這些「投資」事上,而忽略了靈魂的需要,便為「無知」。

財在心在 信心投靠 金錢本身是中性的,梁牧師說貪心其實是一種心態,聖經教導「財寶在哪裏,心也在哪裏」,重點是如何控制金錢,而不是被金錢所控制。他舉例不少投資股票人士的心情總是隨著股票的升降而不得安穩,若他們能處之泰然,這樣的投資也無妨。

聖經教導不要為將來憂慮,因為神都會看顧。但一些身陷絕境的基督徒卻埋怨神,不是說神會看守一切的嗎?梁牧師指這樣是對神不公平的對待,人之所以走上絕境,往往是沒有跟從神心意,一意孤行的後果。如果信徒清楚明白自己是神的兒女,也會對神的供給又絕對的信心。

先求神國 必賺投資

經文接著揭示了解決問題的屬靈良方,就是凡是以神國為先,凡是都會加給。梁牧師說一次他飛往英國探望女兒,女兒很細心地為他乾燥的手買了一支潤手霜,儘管只花了1英鎊,但女兒的心意卻感動了他,於是他希望能在悉尼逗留的時間給女兒買一雙品質好的靴,應付英國寒冷的氣候。梁牧師表示當我們重視神的事情,神會盡祂的能力愛我們,是高於我們所想所求的。

耶穌的大誡命中要求我們要愛人如己,我們只是「管家」的身份,應該樂意與別人分享。梁牧師說關心就是祝福,主耶穌教導我們在弱小的人身上做的就是做在他身上。

豐盛生命

豐盛的生命與財富不一定成正比,梁牧師舉例一香港個體戶大叔每天煮六大鍋粥免費提供給老人吃。這位大叔說看到老人喜悅的面容就是他最大的喜樂,相反同一份報導登出李嘉誠父子愁容滿面,大叔笑說自己比李嘉誠更幸福。梁牧師指豐盛的生命並不是豐厚的財富,反而是樂於助人,生命才得以滿足。

最後梁牧師說在領受了聖經對金錢的教導後,我們應該作出七點回應:安慰支援、生命反思、找人傾訴、危中找機、留錢傍身、盡責求義和輔助窮困。

梁牧師善於透過聖經研究和回應社會問題,他推薦對這方面有興趣的朋友瀏覽他的「永善亂壇」專欄,欄目可在銘恩堂網頁找到。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