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職事奉」必須平衡工作、家庭與教會生活 黃立夫教授、長老分享雙職事奉經驗(三) 編輯室 2010年10月15日星期五 上午8:22 能平衡工作、家庭和教會生活是很多信徒的理想,但實際上很多人都只能感嘆理想歸理想,現實是不得不顧此而失彼,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藥學院教授、亦為教會長老的黃立夫弟兄,日前從自身經驗分享如何做到三者平衡,給了弟兄姊妹不少良好的指引。 處理衝突時候 以家庭為首 黃教授先講解了雙職事奉的概念,教導信徒必須同時忠於自己的工作崗位及教會的崗位,然後分享到選擇職業的原則不應以錢做導向而是尋求神的旨意,發揮自己的恩賜,然後講到要很好付上家庭責任。他勸告任何弟兄姊妹工作的時候要想到「家庭是第一」,他直言不能認同一些中國大陸傳道人特別是老一輩傳道人往往忽視家庭的做法,「家裏自己的孩子哭呀、鬧呀,講句『不管了,交給主了』,就出去探訪,這是絕對錯誤的。」 他表示1990年哥倫比亞神學院院長羅伯遜麥奎肯(Robertson McQuilkin)辭去院長一職,去專心照顧患老人癡呆症的太太穆麗兒(Muriel),當時有身邊人不以為然地說「難道你不能請一個人去照顧太太嗎?神學院的工作這麼重要,能有重大的貢獻,你怎麼能把工作放棄呢?」 黃長老說他曾親自問過麥奎肯教授,當時他的回應是說:「做神的工作,no one is indispensable except Jesus.(除了耶穌以外沒有一個人是不能少的)。人的成分在神的眼裏就是大棋盤裏面的一個小棋子,不要把自己看得那麼重要。但你與太太結婚時候的承諾非常重要,在太太非常需要丈夫的時候,沒有人能代替你去照顧你的太太。」——他非常認同麥奎肯教授所作的這個決定。 工作、家庭和侍奉必須平衡 黃長老認為家庭是第一,第二是工作,第三是在教會的事奉,他認為教會不好讓參與者「多做多做」,過去他參加的匹斯堡(Pittsburgh)教會有個原則,是每個人主要的侍奉不能超過兩個,舉例教主日學又當教會執事就已經是兩個非常大的事奉了,那其他的事奉應該不做或者非常少做,否則不能平衡生活。 他又引用聖經提摩太前書3:4「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這裡裏面是選舉長老、執事的原則,「你夫妻不和,常常吵架,還在教會當執事?這不夠資格做執事,小孩子在家裏非常悖逆,都傳到教會來了,你還不處理? 那麽也不夠資格當執事,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黃教授有舉例有夫婦在不同城市工作而長期分居,「聖經的教導是夫妻連分房都不可以,還可以長久分居嗎?」他認真地說:「我知道我這個說法與過去情況有很大不同,特別是國內來的(家庭),夫妻分居情況很多。這是聖經的教訓與文化的衝突,當然遇到衝突的時候,應該以聖經為準,而不是以文化為准,所以請大家三思而行。」 與神親近 百事順利 黃教授又舉一個聖經例子,約瑟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裏,神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約瑟當時的工作是管家,這是他的專業。同樣,你希望在自己的專業更加順利的話,你必須要與神更加親近。神在你的生命當中如果有很重要地位的時候,祂會祝福你的專業。若你把神擱在另外一邊,碰到問題才去找神,抱歉,神不會祝福你——但若神在這個情況也祝福你,那是神給你額外的恩典,不是常規的。 黃教授還坦誠自己在信主之前,一周80個小時在實驗室裏面,每天帶兩個便當,中午一個、晚上一個,直到半夜才回家,信主之後他知道這樣生活沒有平衡,所以逐漸恢復平衡。此外信仰對他一個很大的改變是看到根本目的,即神的旨意而有勇氣。 他說:「很多做教授的人為了研究資金而很憂慮,有一天我忽然想到:神呼召我作教授,是為作研究,那個資金就是為了支持我做研究的,我不能把目的與方法混為一談。得到研究資金是一個方法、一個過程,而做研究才是我最後的目的,才是上帝的呼召。」當他想通之後膽子變大了,以往他幾個設想過而不敢做的新課題,開始大膽去做,有沒有資金是上帝的事,我努力用自己最好的智慧去做研究就行,上帝把我放這個位置的時候,祂必定會負責到底。 現在黃教授發表的論文將近500篇,有個國內來的學生把他每篇論文的影響因數統計,發現每年的影響因數節節上升,而連續上升的開始點,就是他1984年信耶穌那年。這位學生得一個結論:信耶穌之後黃教授變得聰明了。 可是黃教授回應說:「我從來不是一個聰明的人。只是我信耶穌之後,開始知道做教授是神的旨意,我知道神了呼召。所以我不怕了,沒有膽怯之後一下子就海闊天空了。」 區分神的呼召和自己的虛榮心 黃教授再提出一個問題:我們基督徒能否在事業上有野心(發展心)?他說,如果神呼召一個人有機會去負擔更大的責任,那麽為什麼不去做呢?但是如果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則要三思而後行,要警醒「為滿足自身虛榮心的人,做得越高,將來跌得越深。」 如何區分是自己的想還是來自神的呼召,黃教授建議作個簡單試驗就知。「假如有天你從那個職位掉下來的話,自己會不會非常難過?假如難過得不得了,那是你為了你自己。假如是為了神,那就當作『神讓你今天休息一下,然後換另外一個跑道走。那還有什麼關係的?因為一切都是在神的手裏。你不會難過的。』」 相關新聞 黃立夫教授:業有所成途經七個屬靈進深階段 從「雙職事奉」概念看職業選擇 大學教授黃立夫長老分享雙職事奉經驗(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