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昇現任高級動畫師。他在「天比高創作」伙伴賽馬會擔任導師,培育對動畫有興趣、卻又因財政或學歷問題未有機會進修的年青人成為動畫師。他們的關係亦師亦友,傳遞的不單是動畫製作的技術,更是對生命的熱誠與對年青人一顆暖暖的心。每年數百位青年加入,約20名青少年在他們的培育下能進入專業,成為真正的動畫師。
但原來動畫師對日昇來說原本是遙不可及的夢,今天能有如此成就的背後有著少年人辛酸的淚水。
家庭巨變失去父親 少爺落難成迷惘青年
「我的母親是家庭主婦,我的成長環境讓我只需要想著吃喝玩樂,自小我亦沉醉在物質生活中。很多人覺得每日一千蚊的零用很多,但當時一千蚊我還覺得不夠,每天偷父親的金牛花費,還懂得炒一些玩意賺錢。父親不但覺得無問題,更覺得我年紀小小便懂得炒,將來一定是做生意的好材料。」
但天意難測,好景不常,日昇父親的生意突然告失敗,令他的家庭出現巨變。一剎間母親在害怕之下帶著他和妹妹離開了家,從此日昇便被逼與父親離開,至今失去聯絡。從此日昇與母親便經歷一連串的驚險生活:「那時我中四。失去父親,母親被逼工作,亦要逃避債務,家門被淋紅油、大門被鎖上鐵鏈亦經歷過。」更可惜的是家裡的資產亦被親戚騙去,連供日昇讀大學的錢亦化為烏有。日昇雖然努力過,但會考仍然得了個「滿江紅」。
中五畢業後便無路可走,擺在他面前的只有找工作或失業兩條路。此後他成了「頹青」,過了一段迷惘、黑暗而放任的日子。在工作間他認識了一些損友,與他們沉迷在旺角的酒吧。當中有一些有錢仔,他便開始向別人借錢,日間散漫地工作麻醉自己,到了晚上就在的士高買醉:「那時我15, 6歲,晚上去蒲,日間很迷惘不知做什麼好,整天眼光光很虛。我去做散工,兩三周換一次工作。有時我亦很怕,因為見到很多青人界手甚至自殺,我亦試過陪朋友返差館,很怕。」
尋死後重新振作 努力投身動畫界
家人開始對他失望,他失去妹妹對他的尊重,親戚也向他投以不信任的眼光,不願意收容他,於是他陷入流離浪蕩的生活,「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了,學歷又不好,沒什麼可以面對將來,覺得什麼都沒有了,想放棄一切重頭來過。」萬念俱灰下他走向尋死的邊緣,經歷幾次徘徊,但想到家人時放棄了死路:「那時想到一無所有並非不好的事,又想到若我死了,傷害最深的是家人。妹妹已經失去爸爸了,如果連哥哥都失去的話……」他又想起父親亦曾經有自殺的經歷,父親跟他說覺得自己死過一次,沒什麼可怕。這想法令他覺得自己可以活下去,亦將他從死亡的邊緣拉回來。
日昇如何從谷底站起來,又有勇氣發現自己,及再行前面的路﹖他以「歷程艱辛」來形容這個人生的再開始:「那時什麼都沒有,自己亦被定位為無希望的青年。當時想到第一步要面對的就是生活。」他於是由零開始,起初為了生活去找比較簡單,並且學歷要求較低的工作,一段時間他幫人送外賣,只要求每日兩個飯盒。他後來賺得月薪一兩千元時,讀書夢再度點燃起來,他去找私校讀設計,嘗試發展自己,但後來再由於經濟問題而綴學。他發現到讀書要靠金踐和別的東西支持:「那時曾絕望,但又振作起來,在朋友介紹下找到了網頁設計的工作。但那時什麼都不懂,只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去作。」
這份工作月薪四千元,但憑著努力和意志,他所得到的遠遠超出了這份工作所能給他的,更令他朝著專業的路上邁進了一大步。「當時我只懂一點畫畫,甚至連電腦都不懂,需要其他支援。那時有四千元解決生活,我便好好把握自己的機會,多聽、多看、汲取別人的經驗。晚上留在公司讀書,甚至在公司睡覺,想學更多。周末我沒有家庭生活,亦沒有朋友去玩,就去灣仔的書樓看很多設計書。兩三個月下來我做了很多作品,一步一步得到賞識,轉折幾間公司後我由低級學徒成為高級的設計師,收入萬多元。」
生活改善後日昇馬上找了房子,將母親接回來一起住。生活改善後,他再次想讀書。他認識到:「不是沒有學歷就什麼都沒有,你可以建立能力;但能力建立之後亦需要學歷扶持。」於是他到各大專院校敲門報讀動畫系課桯,但由於以往的學歷未符合中五程度而被拒於門外。當時作為一個18歲的年青人,他只能接受現實,幸好當時城大看過他的履歷後給願意他機會一試,讓他終於踏入殿堂,接受正規教育課程。
無懼逆境再臨
若家庭沒有因生意失敗而遭劇變、若他的母親沒有毅然帶著他和妹妹離去、若他沒有經歷只為糊口而工作的日子,他可能不能產生那麼大的意志力將自己的天份發揮得淋漓盡致。但當似乎一切都走上軌道,正是人生愜意的時候,他突然再一次遇上一連串不如意的事:科網爆破,不少網頁公司倒閉,他的公司亦無不例外,於是他失去了工作,甚至連freelance也找不到。與此同時他妹妹忽然患上一種罕見頑疾,臥病五年,更一度面臨死亡,令他要四出訪尋名醫。面對失業及妹妹龐大的醫療開支,他不得不再次面對艱難的環境。
日間幾份兼職、晚間堅持進修動畫,咬緊牙關捱上一年後,他在汗水和淚水中完成所有訓練,畢業後加入香港三大動畫公司之一的公司工作,後來更受城大青睞,成為教授動畫的導師。
在城大教書過程中,他遇見自己過去的影子:一班因為心志、環境、學歷而找不到自己方向的學生,於是他決心幫助這些青年人找到自己的路向。「他們的作品可能不大好,但後來我再回望時,他們不少人入行做了動畫師,更有人後來完成了動畫的學位課程。」學生有所成是令他最心滿意足的事。在一次機緣巧合下,他受公司差派去天水圍教書,本來以為只有兩周的課程,沒想到成為他後來放下工作、全職投入的生涯。
結合了老師、動畫師、社工的角色
蔡元雲醫生對日昇讚不絕口。他表示曾親訪日昇教書現場,看到他不單教,而是有步驟地循循善誘,是一個好老師。不單如此,他還是「會哭」的動畫師,帶著真心實意與青年人同行,結合了老師、動畫師、社工的角色,更會不斷努力裝備自己,是十分出色的青年。
他的學生表示他不單教授動畫的技術,更在做人方面告訴學生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又形容日昇「是一個導師又不像一個導師,說他像朋友,他真的是一位很好的朋友。」日昇自己則說:「師徒關係很重要,我自己未必很多恩師在人生經歷裡。但若沒有師徒關係,或沒有導師帶他們,自己要行正企得正,很多青少年會跟著你的模範。」
「天比高創作伙伴」網站:http://www.skyhigh.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