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re Than Gold(MTG),一個為2010冬奧會成立的基督徒網絡事工,自去年成立以來大力推動各教會及基督教社團動員參與冬奧的接待和外展工作,以「熱烈款待」為口號,旨在以基督的愛接持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訪客。
而在另一邊廂,亦有基督徒關懷社會公義團體表達反對支持奧運的聲音。6月29日晚上,Streams of Justice(SOJ)舉辦了一場名為「奧運會與神的國:兩者能共存嗎?」的座談會,邀請與會者再思奧運會所持的理念和價值觀是否與耶穌基督所傳的「好消息」核心信仰相稱。
SOJ認為,基督徒對奧運可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欣然接受「奧林匹克精神」,即強調和平、人類和諧和公平競賽的主義;二是將之視為一個試圖擴充權力和財富的計劃,當中也包括清拆窮人房屋和不顧對環境造成的損害。
在當晚所播放的影片和說明中,披露了奧運會在過去20年內使200萬人失去居所,這些人的房屋因奧運的建設計劃而被拆除,而且在奧運會的壓力下導致房價飆升,使這些人無力承擔屋租。
SOJ的機構負責人Dave Diewert向加拿大基督教報章(Canadian Christianity)表示,「與奧運合伙的基督徒就是與世界的權力站在一起,與耶穌關懷無依無靠的人之態度相反。」
同樣反對奧運的加和會負責人朱偉光向本報表示,奧運已變得十分商業化,失去了其原本的精神。為了兩個星期的活動而興建的設施、大型煙花、開幕閉幕儀式、龐大的保安費用等等,最終都是用市民的錢去支付。在溫哥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而建的酒店,令原本低收入戶的房屋被清拆,他們將無法承擔上漲的房租而失去家園。明顯地,犧牲這些窮人的利益而最終獲利的,就是那些發展商或贊助商。
「透過奪取窮人利益而令一己致富的手段,與耶穌關懷窮人的模範相距甚遠。」因此,朱偉光認為基督徒透過參與奧運的服侍而「傳福音」,不是一個合乎聖經原則的有效方法。
他又說,MTG指盼望趁大量遊客和運動員訪溫期間傳福音,但他質疑傳福音是基督徒每天都可以做的事情,我們身邊每天都有「很多人」擦身而過,不用等到奧運會有「很多人」的時候才去傳。
朱偉光進一步指,西方文明漸趨沒落,他們的娛樂、體育等都是建立在消費主義上,這些使人沉醉和狂熱的歡愉只是十分短暫,不能帶給人真正的平安,相反會使人遠離神。現在北美的教會面臨最大的危機就是世俗化,他特別提醒華人教會不要盲目跟從西方文化,基督徒在應否參與奧運上應該三思,不要被包裝得華麗的外表所蒙蔽。
自上屆在卡加利舉行的88年冬奧會已投入奧運村「村牧」事工的David Wells,對奧運會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基督徒參與奧運並不代表認同奧運會的所有做法,而是採取一個「實事求是」的方法:無論如何舉行奧運已成定局,基督徒怎能藉此機會為神的國做點有益的事情?他以耶利米先知為自己的城市求好處為例 (耶利米書29:7),基督徒也可以為自己身處的城市帶來益處。
Wells是現任加拿大神召會(Pentecostal Assemblies of Canada)的總監督,同時是本屆溫哥華奧運會「宗教工作小組」的主席和MTG的副主席。他同意奧運會的確產生了一些社會問題,例如窮人被迫遷離以及人口販賣等問題,對此,他認為基督徒應努力「補救」,為推行可承擔房屋以及減少人口販賣盡一分力。
MTG的總幹事Karen Reed就表示,溫哥華奧委會也有關心永續性、無家可歸和人口販賣的份子,她就曾帶過兩位奧委會的高層到溫東視察當地的情況。而事實上,促進解決這些社關問題亦是MTG工作的一部分。
Reed強調,MTG的目標既不是與奧運會結盟或與他們對抗,而是讓卑詩省低陸地區的基督徒團體為著共同的益處而合作。她又說,基督徒應參與在文化裡,這是初期教會所作的榜樣,他們藉著文化參與到公共空間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