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世軍推行計畫兩年,參與研究的跨代學生包括67位長者、31位小學生、38位中學生及12位大學生。綜合研究結果顯示,無論對象是長者或是學生,均有5成至8成多參加者在參與了學苑之後,對於社區的參與有所提升。同時,他們在自我觀感上及在對對方的觀感上,皆有明顯進步。
研究員表示,經分析和他們自我評估後,以長者和小學生的進步相對明顯,他們的滿意程度亦越大。一方面小學較早推行學苑活動,學生與長者互動較深入;此外,長幼共融從小做起,則成效更大。而大學生在社區參與的百分比則是所有分析中最高的,因這批大學生並非來自本區,若參與了活動和不同對象接觸,更能提升他們的社區參與和社區感。
研究員還表示,參與學苑的次數越多,對於長者的自我觀感,以及小學生對於長者的觀感,皆有明顯正面的變化。可見持續性的提供學苑活動,讓他們持續參與,更能鞏固跨代共融的果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