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他感激警方不負所託,替他尋回一批「無價寶」,包括多年的照片、錄影以及結婚周年紀念品等等;現在他看著小女兒緊擁著「再生」的大眼魚公仔Fishy,一臉的滿足和喜樂,他終放下另一塊心頭大石。今日(4月14日)Das一家將搬進了房署安排的位於東涌的公屋,繼續積極開展新生活。
上週五在Das一家暫住的葵涌石籬邨的公屋,他們與勵行會Shine Center社工及親手製作魚公仔的義工聚首,講述Fishy的重生經歷,並感謝社工的幫忙,小妹妹Ashani還將親手製作的感謝卡送給Jenny姐姐,多謝她將Fishy帶回身邊。
Das講述,魚公仔Fishy是小女兒的摯愛,除了上學之外她與Fishy形影不離,但自從Fishy被埋瓦礫,小女兒失去玩伴之後變得悶悶不樂,常常掛住Fishy什麽時候回來,又說夢見Fishy游回來了。失去家園、痛失摯愛,加上剛好學校換了班主任,年紀小小的她承受不住轉變,臉上失去往日的笑容,神情也變呆。為人父親Das痛在心,不敢告訴她Fishy沒有了,還嘗試過買其它魚公仔包括海底奇兵的Memo小丑魚代替,但女兒都不喜歡。因爲Fish是7年前一個嘉年華中一對港人夫婦贏得轉送的,所以他們找不到第二條相同的魚公仔。 關懷Das一家的基督教勵行會義工Prisina說,接觸Das一家的時候聽到Das分享,常記掛住Fishy,她想能否複製一個一模一樣的魚公仔呢,或許Fishy的再生能帶給Das一家對新地方的歸屬感。於是她就四處發散消息,找尋有能人擔此重任,「逼迫」辦公室同事去找合適人選,然而一周下來一無所獲。
這時她一個社工朋友醒起擅長縫紉手作的設計師Jenny。Jenny聽了Das的故事之後就立即答應相助。當時她正忙於為參賽一個國際時裝設計比賽,她亦不惜負上時間,反復觀看Das提供的一段Ashani與Fishy的生活錄影片段,逐秒定格打印出十多張圖片,然後她用電腦繪畫出了Fishy的立體草圖。之後是她們物色布料,密密縫密密縫,還通宵了一個晚上,一周之後Fishy重生了。
Das說當他們收到再生的Fishy都感驚訝,簡直跟原來的一模一樣,只是新的胖了一些。當女兒看到Fishy的時候攬得實一實,還真以爲是Fishy回來了。
Jenny複製大魚Fishy之後,還特意縫製了多條小魚Fishy。所以Das告訴小女兒,Fishy生了小魚魚之後長胖了。Ashani聼後當然是滿心歡喜,抱住Fishy「媽媽」咪咪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