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示老有所為的精神,大會邀請了參加「耆英饑饉」多年的「老友記」,矇著雙眼把太陽花拼貼在大型展版上,寓意大家參與饑饉的愛心,能夠幫助內地孩子跨越殘障,活出豐盛人生,並呼籲更多「老友記」加入饑饉行列。
連續參加「耆英饑饉」18年的葉錦豐女士表示:「我曾經隨宣明會到過寧夏、四川探訪,親身見證了宣明會在內地的工作,讓我感到只要付出少許,就可以切實地幫助人家,非常有意思呀!我還邀請女兒一起做義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而曾任護士的羅安娜女士,則分享為了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終於衝破心理障礙,積極向人募捐,其中12年更成為籌款冠軍,去年籌得超過港幣43,000元。另一位「老友記」76歲的吳慕娟女士10年來默默地為內地貧童籌得近港幣15,000元。至於參與饑饉活動5年的陳安琪女士更一邊饑饉,一邊擔當義工協助場地控制人流及維持秩序,十分熱心行善。
此外,大會亦邀請了殘疾羽毛球運動員兼08年奧運火炬手林德坤作嘉賓。他分享道:「兒時我曾因殘障被同齡小朋友或學長嘲笑戲弄,感到很不快樂。後來在廣東讀書時,對於我們這些並不算嚴重的殘障孩子來說,學校資源尚算充足,老師也會特別照顧我們所需。但我卻留意到一些嚴重殘障的孩子,如行動不便、失明或腦癱,學校並沒有充足資源幫助他們學習。他們有些更被遺棄街頭,以行乞為生,遭遇十分坎坷。所以,教育及復康培訓的機會對內地殘障兒童來說實在非常重要。我11歲來港後,很喜歡這裡的12年免費教育制度,讓每一位孩子都有讀書的機會。即使我身體殘障,也完成了副學士課程,並計劃修讀教育學位,將來成為老師,作育英材。我鼓勵『老友記』一齊身體力行參加饑饉,幫助內地殘障兒童活出豐盛人生;我深信幫助別人是我們生存的最大意義,也同樣令我們擁有更豐盛的人生。」
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趙煥明表示:「早前日本大地震,充分體現香港人的愛心是不分種族和地域的;大家都以無私的心捐獻幫助災民。今次的耆英饑饉活動,也可讓一眾『老友記』幫助廣西及貴州的殘障兒童,讓他們獲得專業老師的教導及完善的學習環境。我鼓勵各位『老友記』大力支持活動,讓內地殘障兒童可以像太陽花那樣充滿朝氣,對生活充滿盼望。」
今年「耆英饑饉8小時」已踏入第22週年,本年度主題為「樂助孩子 跨越殘障」,期望凝聚2,000名長者的愛心,以挨餓8小時的行動籌募善款,為廣西及貴州的殘障兒童提供教育和復康培訓的機會。活動將於6月22日(星期三) 上午8時至下午4時假香港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歡迎50歲或以上的長者向所屬的機構或團體登記參加;如屬個人參加者,可致電宣明會熱線2394 2394查詢。大會亦設立了團體及個人籌款大獎、男女松柏大獎等多個獎項,表揚熱心的參加者。每位參加者最低籌款額為港幣100元。活動截止報名日期為5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