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翔曾任《文匯報》記者及副編輯,在89年民運事件後辭職,並出任新加坡《海峽時報》駐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席特派員。05年他被指涉為台灣間諜鎯鐺入獄,獄中閱讀聖經並成為基督徒,08年2月獲假釋重獲自由,此後一直發表言論支持推動本港的民主運動。
對於支持「佔中」,他認為香港政治制度缺乏民主性,擁有大多數選票的泛民主派僅得少數議席,特首亦由小圈子少數人推選產生,雙普選承諾成「充不了飢的畫餅」,因此支持以2017雙普選訴求的佔中是要結束政治上的不公,亦是基督徒的「歷史責任」。
文中又指出三次歷史性的政治抗爭都由基督徒去推動完成,包括美國獨立、辛亥革命及蘇聯與東歐政權的崩潰。他特別提到蘇聯和東歐的崩潰中,由教會所推動一個和平、理性、非暴力的禱告運動扮演了重要角色。當時民眾在教會每周一的禱告會中不單進行公開討論,亦從《聖經》教導中得到勇氣,更重要的是隨著人數漸多而達到了關鍵性的數量,以致德的人民都起來推倒柏林圍牆。在東德政權崩潰後,萊比錫出現了感謝教會的橫幅,感激教會對極權政治運動的參與。
他又指基督教立教的基礎出於馬丁路德對抗羅馬教廷種種弊端的抗爭精神,沒此種精神的話,就沒有現代意義督教。
對於是否必然佔中,教內有不同立場。在反對佔中的教會和人物中,被程翔特別點名的播道會港福堂吳宗文牧師及聖公會鄺保羅主教雖然均沒有否認香港政制處於不公義的狀況,但都認為信徒需要奉行《聖經》另一個要尊重社會秩序的原則,亦都表示不認為2017達到雙普選並非必然,更不認為已到了需要以「公民抗命」的方式表達訴求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