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籍孤兒反對同志領養 高呼「我們不是你的權利!」

法籍孤兒反對同志領養 高呼「我們不是你的權利!」
Benoît Talleu與他的朋友。
法籍孤兒反對同志領養 高呼「我們不是你的權利!」
Benoît Talleu向同性戀伴侶高呼:我不是你的權利!我們需要父母!
世界各地對於同性婚姻立法問題一直議論紛紛。在同志是否擁有孤兒領養權利的問題上,各界人士亦爭論不休,意見兩極化。

根據德國最新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德國人對同性婚姻表示認同,當中更有74%德國人認為同性戀者應享有與常人相若的權利,包括領養權。但法國則有53%人堅決反對同性夫婦的領養權,認為允許同性伴侶收養子女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對兒童不負責任。

而根據《Charisma》報導,美國德州大學副教授Mark Regnerus在一項研究中發現,被同性伴侶領養的兒童處於令人擔憂的危險,24%被男同性戀者領養及12%被女同性戀者領養的兒童承認曾有自殺念頭,遠高出在正常家庭長大兒童的5%。

在支持與反對雙方各執一詞、爭持不下的情況下,一位17歲法籍越南孤兒Benoît Talleu就發表了其對同性戀者領養權利的看法及自身訴求。

Benoît Talleu在法國今年維護一男一女婚姻的大遊行中發表心聲,表達希望擁有爸爸和媽媽的天然渴求,引人深思。美國加州一位教授Robert Oscar Lopez認為他的言論震撼人心,將他的發言翻譯為英文,而香港的IQUEST得到授權將之翻譯為中文。

Benoît Talleu說,有一對父母是孤兒夢寐以求的事:「如果你問一個等候被領養的孩子要什麼,他們只會給你一個答案︰一個媽媽、一個爸爸。」他認為對每個孤兒來說,最夢寐以求的就是一對爸爸與媽媽,這是孤兒「需要」的,相反同志對孤兒則只是「想要」。

他反問:「領養兒童服務是為了贈送一個嬰兒給沒有孩子的人嗎?」

他激動地說:「我們不是你的獎品,不是你的權利。你把我們當是你的權利,這其實是一種暴力。我們的親生媽媽有勇氣把我們交托給孤兒院,但那不代表我們因此就成為別人的物品。」

他極力捍衛孤兒對被領養的同意權,他表示:「若說一名孤兒,因為他住在孤兒院,所以就不值得擁有媽媽或爸爸,這是殘忍、不公義、以及違反平等!」他指出孤兒從來沒有義務去解決不育問題或讓不具生育能力的同志「感覺好一點」,並再一次肯定有爸爸媽媽才是對一個孩子最好。

他又說,不質疑同志可能相愛,但是住在孤兒院裡的孩子先生的需要不會改變。他又說,「法律應是保護弱小的人,不是滿足最有勢力的人。父母是為孩子存在,孩子不是為父母存在。」

他說,法國是誕生人權的國家:「在我們的國家,兒童應享有權利,而不是變成別人的權利。」

這位年僅17歲的年青人提醒法國總統奥朗德,在同性戀是否有權領養孩子的問題上,這班孩子的權利才是問題的核心。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