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學者:反性傾向立法聲音遭「封殺」
《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正反兩陣營積極游說政府。有學者指一些媒體的報導向親同志團體傾斜,將宗教團體的活動說成「企圖封殺諮詢」、「大舉施壓」等。
施政報告前夕 性傾向歧視立法兩陣營「各施各壓」
特首梁振英將於下周三發表施政報告,報告將提出研究就《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問題進行諮詢。親同性戀團體及以宗教團體為主的反立法組織都有所行動,以不同方式向政府施壓表達意見。
反同性戀受壓 蘇穎智林以諾禱告會抗同志特權
兩名曾因公開表達不贊成同性戀行為而承受公眾壓力的牧師將聯合舉辦反性傾向「逆向歧視」 的祈禱會。
同志「平權」諮詢政府態度軟化 社會對立法存憂慮
本月初性傾向歧視的立法諮詢的訴求在立法會上遭否決,但事隔兩周後,政府似乎對有關議題立場轉軚,表示對有關諮詢持開放態度。
同性戀「可尊重而不可接納」的幾個理由
最近社會就「性傾向歧視是否需要立法」引起相當廣泛的討論。但反對者認為同性戀「可尊重而不可接納」,並總結其中的幾個重要理由。
事實破謊言:性傾向立法打擊言論自由—真的沒根據嗎﹖
《同志平權》支持法者的人士強烈表示,宗教團體人士擔心會影響宗教及言論自由「沒事實跟據」,但歐美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憂慮絕不是「空話」。
主流社會未接納同性戀 立法會否決《同志平權》諮詢
立法會議員、自由黨何秀蘭提出的《同志平權》咨詢動議昨被否決。有議員認為主流社會仍未接納同性戀者,但不認同等如歧視。
外國同志平權變相「洗腦」 教會界誓捍自由
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明日將在立法會上提出將《同志平權》議案讓公眾諮詢,將一向敏感的同性戀議題推上立法的一步,亦引起包括教會的社會團體高度關注。
精神科醫生康貴華:同性戀傾向背後——合理的渴求
「社會不接納同性戀的行為,也不接納其人;我們則是第三條路——不認同同性戀行為上的罪,但仍關愛並接納那些人。」~精神科醫生康貴華
不傷害人即「無關道德」﹖學者反駁論點
馬來西亞歐陽文風牧師撰文,聲明「同性戀不是道德問題,也不是罪!」對於文告的觀點,有學者認為有必要檢視這種「單純以不傷害作道德標準」的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