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Sir:遲到就是遲到

有一天,班主任相約同學開班會。到了開會時間,老師準備開始開會之際,有位同學竟發現未齊人,老師數點人數後,果然幹事人數不足,被迫流會。宣佈流會後,遲到的同學紛紛來到課室,向老師報到,老師便問他們為何遲到,有一個同學說:「因為有壞車,以致我不能趕來。」另一位表示:「因為我是傑出學生,故當天要接受傳媒訪問。」一位有些「家底」的同學則答:「我的司機遲了來接我。」還有一位回應:「因為我應承了老師幫忙籌辦太多課外活動了,我昨天由早到晚都帶活動,晚上很夜才睡覺,今天遲了起床。」老師不禁搖頭輕嘆,想到早已預約開會日期及時間,時間並非昨夜才公告班會幹事,同學的回應是「理由」嗎? 「守時」是其中一樣反映一個人能否妥善管理時間的指標,我經常教導下屬,凡約了人,預時間出門也最少要早到十五分鐘到達會面地點,若有更重要的約會,必須更要多預鬆動的時間,否則萬一碰到「意外」,也可有足夠時間補救。還記得當年會考,我非常緊張,最終上錯了巴士,原本要坐89號巴士,誰知可能被樹枝遮蓋了那個「B」字,便上了89B,慶幸我每次考試都會預了早一個小時到達試場的習慣,致使那次我仍有足夠的時間去到試場。 現在面見應徵者,若應徵者遲到,我根本不會考慮,試想想,連對於求職時的面試也遲到,很難想像他日後上班的準時程度。近期我和太太在土瓜灣修讀一個周日晚間上課的調解員課程,課堂於晚上七時正開始,當中有位年青人,每一次都最少遲四十五分鐘才到,數堂後,老師忍不住問她為何遲這麼久,她說:「我住在屯門呀,很遠呀。」老師不禁回應:「我都住在元朗。」到下一次課堂,她遲了五十分鐘,到來時戴著口罩跟老師說:「我剛看醫生。」往後兩節課堂她也戴著口罩,也例必遲到,老師已沒再過問。其實最近兩星期我的太太也病了,吃了會「使人昏睡」的藥,問她需否休息不去上課,但她仍然堅持上課,更要準時到達。相對那位同學,表面上老師沒過問她遲到的理由,她好像免於受責難,但在別人眼中,她已是一個不守時和不負責任的人。 很多人都會投訴「時間不夠用」或遲到是因「趕不及」,其實每人每天都有24小時,怎樣運用是自己安排的。若你經常遲到,只會予人不妥善管理時間的印象,甚或予人沒有責任感。不妥善管理時間,輕則有損形象,影響個人晉升機會;重則弄垮政策,導致社會發展無期。 請記著,無論有多「動聽」的理由,遲到就是遲到。 呂宇俊 (呂sir)小檔案 呂sir童年時充滿埋怨,因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親在他三歲時已改嫁另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綜緩金過活。他自己也曾誤入歧途,中二時加入黑社會,中五時更取得會考0分的成績。但上帝沒有離棄他,安排很多天使對他的扶助,他回到教會重拾書包發奮向學,重考會考考獲19分,更順利升讀香港浸會大學取得一級榮譽畢業,畢業後再到香港中大大學完成道學碩士(M. Div)課程。在2006年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美譽。這幾年更主動推動通識教育及理財教育,協助無線電視、香港電台、《都市日報》推動通識教育,也協助保險公司推行理財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這四年分別到教會、學校、各類機構分享講座超過三千場。 (歡迎和呂Sir聯絡,電郵:principal@graceyard.edu.hk)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