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个小时,这些被耶稣服事的人都要离开他,一个也没有留下,包括那个口口声声对耶稣说"众人皆倒,唯为独立"(太廿六32;可十四29)的彼得;再过几个小时,其中一个被他洗脚的门徒,就要领著一批人马来到耶稣面前,借著亲嘴出卖这个恩师。你若留意使徒约翰的这段记载,就发现他一再重复提到这事。从开始的第2节他就说:"魔鬼已经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犹大心里"。第10节是耶稣自己的预言,他说:"你们……不都是干净的。"约翰加上解释说:"耶稣原知道要卖他的是谁……"到了第18节,耶稣又引用旧约圣经的话为依据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前、中、后都提到,似乎有意在强调,并且要读者记得,当时耶稣是知道这件事,而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将对挽回这个蓄意背叛的学生一点效用也没有。
我想,如果当时犹大已经犯了错,耶稣要饶恕和接纳他比较容易,但是当时犹大却还像一个"好人",混在门徒中间,而耶稣也显然知道,这一次的洗脚服事不会改变犹大的决定。这从人的角度而言,是个"没有果效的服事"。如果你知道你的服事将完全达不到果效,别人会毫不领情,反而还要置你于死地,你愿意去做吗?……我们往往太过功利主义,明知道一些没有果效的事我们就不去做了。
要爱一些不可爱的人虽然不容易,但是如果心里怀著盼望可能还可以做到。这种盼望多数出于许多美好的见证:我们听见生活放荡不羁的奥古斯丁怎么被主改变成为基督教历史上功不可抹的伟大教父;我们看见韩国流氓――李基丰牧师怎么被西方宣教士的爱所感化成为济洲道的福音拓荒者;我们看见杀人、开赌场、住过14所监狱、做尽恶事的黑社会老大吕代豪牧师怎么改变成为主所重用的仆人……这些见证都强化著我们的盼望,期待我们现在所服事的这个不可爱的人成为下一个奥古斯丁、下一个李基丰、下一个吕代豪。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拥有耶稣一般的预知能力,知道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而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努力将毫无功效,反而会遭这个我们付出代价去服事的人害死,你又是否可以坚持下去呢?耶稣为犹大洗脚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对人存著盼望虽是好得无比,但是这却不是用以决定我们要不要服事对方的因素。不要说:"怎么服事了这么久他还没有改变?"即使你知道他永不会改变,还是要服事他、饶恕他、尊重他。
有时候,当我们看到一些信徒堕落、跌倒、离开教会,我们会感到可惜,甚至觉得过去花在他身上的心血白费了,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你要知道,他的选择他要自己负责,你过去的努力一点也不白费,因为神纪念。在人际关系上,无论是积极的服事还是消极的饶恕,是可能没有回报的,就像耶稣的经历一样。不要忘记耶稣的话说:"我给你们做了榜样,叫你们照著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约十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