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偉耀博士是華人基督教界中著名的學者。他在該場特別證道中說,這是他最後一次講道,原因是去年年中開始因肺炎及肺積水多次入院,肺功能下降至一半,感到身體日漸衰弱,因此經過禱告後,他感到是時候為50年的講道生涯劃上休止符,相信下一代講道者會被興起。沒想到不久後的聖誕期間檢驗查出患血癌,開始與癌症博鬥的生活。然而在嚴重病患中,他仍然堅守對上帝的信心,深信上帝仍然掌權。(溫偉耀博士《病中靈絮》信任上帝無用追問「為何要受苦」)
他以《五十年來:總結我的信仰思考》的題目講道,似乎預知了惡疾的來臨。這位擁有牛津大學科學哲學背景及中國哲學博士學位的學者,用理性與感性交織的見證,始終地見證了上帝真實的存在和愛。
科學家的信仰覺醒
「我在入大學前成為基督徒,有人認為這是少年衝動。但50多年了,我不是年輕人了。50多年前的那個相信一直維持到今天。」
溫博士開場即展現知識份子的坦率。他回顧早年就讀理論物理時,從量子世界到浩瀚星河的驚人秩序中看見神的印記:「量子理論是最小的宇宙,天文是最大的星河,在過程中我發覺無論是大到最大的天文學裡的星河系統,和最小的原子,甚至是基本粒子,這些世界充滿了很奇妙的結構,而是互相呼應的。我當然更肯定這個神是真實。不過這樣仍不夠,我一直追下去。如果真的這麼奇妙的話,我要追到物理學背後更深刻的基礎把握。」
哲學深探中的信仰考驗
為追尋真理根基,他放棄美國物理博士機會,轉赴牛津鑽研科學哲學。「我想把科學的嚴格思考背後的邏輯理論整理清楚。於是我就去牛津大學,讀西方哲學,德國哲學,科學哲學,讀基督教信仰。那時我已經是基督徒,我看基督教信仰是否能夠在這麼強的挑戰下站得住。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為證基督教信仰能否經得起其他宗教哲理思想的碰撞,他再回到香港中文大學攻讀中國哲學博士,專研儒家思想、佛學和道家思想,專門宋朝的研究。「讀完之後,我總結的時候,我仍然發覺我的信念經得起考驗,這個信仰是有理由的,是有邏輯性的。我就知道我今天的相信,絕對不是只因從前如此信了於是努力維持下去。」
五十年思考:為什麼我會相信
溫博士將畢生對宗教信仰的思考濃縮為五大論證:
世界存在 「特定的複雜性」(Specified Complexity),絕非偶然,整個宇宙精妙指向設計者,存在神存在的證明。
進化論解釋的局限,必須假定:「物競天擇」(natural selection),「深時」(deep time),「隨機蛻變」(random mutation) 「不可化約的複雜性」(Irreducible Complexity) ,神創造論與大自然現象的吻合。
大自然所顯示的神:大自然的美反映背後創造者是愛:"創造者展現的智慧、美感、看顧與關懷的,《聖經》所描述的上帝完全契合——這不是抽象「道」或區域神明能比擬的。
真正愛人的神必主動溝通,聖經正是祂留給全人類的「說明書」告訴我們怎樣與祂溝通,建立愛的關係。溫博士研究過各宗教經典,證實唯有聖經直指生命本源的關係重建。
溫博士72年人生風雨中親歷神的真實性,當他親自去接觸這位神時,每天經歷神的真實,並發現衪的性格和存在與聖經描述完全一致,讓他知道誰與他牽手同行。
這位曾研究量子理論及宋明理學的學者真誠地總結:「我捉著祂(上帝)的手走到今天72歲,以後繼續走下去的時候我不會後悔,也不再懷疑,因為祂太真實,就是這個剛才說的,真實到不得了。那位神和我接觸的時候,發覺原來真是那一位。」
在結尾處,溫博士宣佈這將是他五十年講道生涯的「休止符」:「我盡了力量,人生這五十年將神自己的說話、真理講解得清楚。我覺得在侍奉神的崗位上,我應該有一個休息。以後我會不會侍奉?當然有,一樣有牧養、寫作。不過站講台——我實在吃力一點,或者我真的支持不了。但感謝主給我一個有機會,可以在城北三十多年,有很多人還記得我,甚至廿多年前所講道。感謝主自己的恩典,感謝大家,感謝主。」
(溫偉耀博士信仰思考五點的完整論述將另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