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sir:孩子成長絆腳石

理論上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成長,我指的成長包括能夠獨立思考、有解難的能力、學懂負責任等,若擁有這些能力,孩子便開始成長、開始成熟。但當我多年前始執教鞭後,卻發覺情況剛剛相反,很多家長不單止不與教師合作一起讓孩子成長,卻往往造成障礙。 以下都是真人真事,故事的家長是否阻礙孩子的成長,就由廣大讀者來評個理:話說一次考試中,一位中三學生作弊,他將準備好的「貓紙」放在試卷下,當監考老師巡經後,就移出來「搬字過紙」,我是主考官,坐在禮堂台上的座位看得一清二楚。我立刻到台下,把學生、試卷及「貓紙」一併帶到訓導處。他當然直認不諱,他只是沒有溫書,又怕媽媽責罰,那次他真的真心認錯,我亦刻意與他強調凡事沒有不勞而獲,並要他知道做錯事就要面對懲罰的道理。最後,他被我記了一個缺點,以示警誡。誰知,當天晚上他的媽媽致電我大興問罪之師,不斷質問為何那麼嚴重要記缺點,他不想他的兒子在中三的成績表留有污點。我堅持作弊最輕的罰則就是記缺點。第二天,她比我更早回到學校找校長,投訴我的不是。事件擾攘了兩星期,幸好校長不屈服於那位家長的威嚇,維持原判。 第二件發生在一位擔任中二級的班主任身上,其中兩位學生家長提出的要求,我認為是超出一位老師應該承擔的,一位家長要求老師每朝也要致電叫醒她的兒子上學,因為那位家長根本叫不醒她自己的兒子,還要老師在兒子離開學校後給她發一個短訊,讓她知道兒子已離開學校。另一位家長,則每天打超過兩次電話給這位班主任,要求她向她匯報兒子的行蹤、交代有甚麼功課等等。 第三件是近期發生的,倫敦大雪令很多學生滯留在機場與酒店,我雖未為人父,但也明白親人焦急見面的心情,但我們平心靜氣想一想,其實這些孩子在機場有人身危險嗎?政府已派人了解當地的情況,他們有酒店可住。他們的情況並不如早前脅持人質事件那麼嚴重,亦不及泰國有機會遇「紅衫軍」襲擊那麼有性命危險,若動輒要求政府派包機,豈非浪費公帑?再者,這正正是一個讓孩子成長的機會,讓他們知道人生無常、天氣幻變,讓他們知道飛機就是會有誤點的,讓孩子知道家人在身邊並非必然,要他們知道珍惜與家人相處。就像這次,看到孩子在機場擁著爸媽痛哭,試想像若非航班延誤,這些孩子有多久沒有擁抱爸媽呢? 每個逆境都是孩子成長的機遇,並不是人人都有福氣能碰到這些機遇,懂得「迎合」機遇,確可加快孩子成長的步伐。各位家長,你們願意做踏腳石,還是繼續堅持做絆腳石?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