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堂奋兴会九】陈恩明:总要快乐 主已近了!

第86届港九培灵研经会报导

【晚堂奋兴会九】陈恩明:总要快乐 主已近了!
英国的Julian of Norwich说 :" 对于主最高的鼎励莫如活得高兴、活得快乐。"保罗也说"要常常喜乐",怎样可以做到喜乐﹖保罗当时的教会实况也很难,挑战很多,外有异端内有混乱,争竞妒忌,但保罗没成为高调的属灵悲观者、或冷眼旁观目光锐利的教会批评者。今天的信徒又如何呢﹖

港九培灵研经会晚堂奋兴会第九晚,陈恩明牧师以"总要快乐,主已近了"为题,为我们解开喜乐的秘诀。

以下是讲道内容报导:

经文:腓立比书四章1-9节

多谢主给我们喜乐的聚会。腓立比书最出名的经文可能是4章4节。"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 "主愿你喜乐,你喜乐吗﹖你喜乐还是快乐﹖

保罗在4章开始就说"你们是我的喜乐",然后说要常常喜乐,再说要喜乐。全卷腓立比书最多喜乐在这章。你们听过mega church吗﹖保罗说我是mega喜乐,用"潮"一点的广东话怎翻译﹖劲爆喜乐。他是里面有喜乐见证的人,在4章10节说:我已经劲喜乐了。

要靠主常常喜乐

今天我很开心读到一句话,一位继内地会、继戴德生工作的人--一位叫华福兰(Frank Houghton)的主教,他受一句话影响。这位主教很有才学,十多岁已凡事能用诗表达感情,十七岁就将所有一切献给主,结果主使用他在中国内地会的事奉。他受哪一句话影响呢﹖受一句喜乐的话影响,是英国一位叫Julian of Norwich的人,她说 "The best honor we can give Almighty God is to live gladly because of the knowledge of his love.” 对于主最高的鼎励莫如活得高兴、活得快乐。我觉得话实在太宝贵了,扩大腓立比书喜乐的讯息。保罗的生命原则能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原则吗﹖我希望我们蒙主恩典,在"为主而乐、为主而活"下,我们认真领受这讯息,不单我们耳朵有福,而是我们生命的确强化了这原则,没有的话现在增加这美好原则。

可能你说:"牧师说得容易,作起来真的很难!"保罗很难,教会实况也很难,挑战很多,内忧外患,外有异端内有混乱,争竞妒忌,但保罗没成为高调的属灵悲观者、或冷眼旁观目光锐利的教会批评者。今天的教会生态里有人好像专门蒙召做教会的白血球,有的是巨噬细胞,吞噬别人的细胞,超级厉害的;有的是有的是cynical的,有的带著愤恨甚至仇恨,一提到教会、一提到传统,一提到他看不过眼的就面目狰狞、粗言秽语咒诅教会的身体。这样的肢体有这样的行为能是因为他受过创伤,或者他真的有很好锐利眼光,看到教会的弊端,但他们看到其实及不上保罗所看到所经历的,如要破口大骂保罗大概有资格,如要严厉责备保罗大概亦有资格,但在书卷里我们看到这位长者没悲观、没灰心或,更没有怨恨,处处鼓励、时时祝福还有感恩,所以主使用他将这喜乐的书卷放在宝贵经文里,要成为华人教会廿一世纪的精神。

其实4章1-4节中像汉堡包,但中间这一块真的不大好,很令保罗难堪忧愁,但他竟然仍能保持喜乐。所以4章1节说:"你是我的喜乐,我的桂冠,因我很爱你很关心你们。"有时子女很乖父母很甜,但不乖时觉得他们非常讨厌。保罗没有这样,他真是"无得弹"!

你会否有时发觉自己看教会、特别看教会领袖。今晚有很多年青人在这里--你不要忘记我也年轻过,我知道年青人容易看教会不顺眼。你小心,年青时看教会不顺眼时,老了老了你就变成教会领袖,这叫"恩典的呼召",亦叫"报应"。

有时我们看教会是没错的,因为我们有美好印象在那,但有时渐渐变成理想主义,甚至是完美主义,但保罗没这样看,没用批判的态度来看,他亦没对教会的问题视而不见。你知道华人教会优秀传统是什么﹖"有问题是没问题"、"家丑不出外扬",所以华人教会面对争扎,像一位讲潮州话的婆婆,她的孙子讲英文,就有了文化冲突。华人教会是不处理问题的,ABC CBC,就把它放在桌子下吧!

保罗没回避问题,亦没有以偏盖全或一次全盘否定。在处理问题时,有的人处理问题时自己亦成为问题,甚至成为更大问题;本来两个人争吵没问题,他一帮助就重拳打死了一个人,很恐布。保罗很诚恳持平地解决问题。

"我我劝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 "

其实保罗是这样写的:我劝友阿爹、我劝循都基,就是拜托你们两位姊妹不要搞冷战,万万没想到自己名字会在九龙城浸信会出现,真的尴尬,早知就不吵架了,还吵了那么久,吵到要保罗写信来劝架。亲爱的领袖,趁著你还未出名时赶快与周围的人和好,现在还来得及。趁堂会周刊还未出版,里面还未有你的高姓大名,某年某月某日某长老某牧师带领一班信徒愤然离开,在旁边创立了某某堂,令本堂聚会人数减半元气大伤,究其原因非因信仰,亦非因某某人严重道德缺失,只因买礼拜堂椅子的小事。趁你的名字未名留青史,学习这宝贵的功课。

这两个女人的名字很特别。我很感激几个圣经公会的同工,很欣赏但不是否定过去的功绩,每时代对文字都不同。"国际"怎翻译﹖"因他你信老"--International,以前这样翻译没问题,那时有"德先生""赛先生",Mr. Democracy, Mr. Science。我们圣经公会的同工无论新译本、无论汉语圣经协会都很用心,因没理由女人名有"爹"这个字 。 再举一个男性的名字,你也听过麻木不仁,尼哥底母,Mother of Nicole,怎可翻译成这样﹖那如何翻译好呢﹖你可以看看,"爹"字换成了"蝶"或"滴",循都基也给他们漂亮的名字。她们两到底是谁﹖两位其中一个可能是创会的人。有人问为什么整本腓立比书找不到吕底亚﹖有研经的人说吕底亚可能是地名,不过成为人名,而里出现了真名。无论如何这里说两个人不合,到一个地步保罗公开呼吁别再吵架了,要在主里同心。其实意义不止是意见那么简单,能感同身受、态度一致。这与讲"与基督的心为心"是相似表达,"以基督的心作你们的心",以心作你们的心是名词,这里所用的是动词。

其实二章头两节经文:在基督里若有甚么甚么,爱心有甚么甚么,圣灵里有甚么甚么 、你们就要这样相同那样相同,其实是冲著这里来的,所以保罗说拜托了仍不够,还有一个与他同负一轭的人,对他说:请帮助这女人。但保罗没明明地让人尴尬,他顾全大局来劝导她们,更在这里赞美她们说她们"与我在福音上一同劳苦",名字在生命册上的。她们有忠心的战绩、生命册上的尊贵。

我们可以学习一个宝贵的功课:别被人际关系窒息我们的灵命,缠死我们的事奉。用事乐、改善的态度、改变了的面孔、用改变了的关系令教会更美善。"要在主里",我鼓励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说得口水也干了:要喜乐!看主看大些,自己看小些;别人意见重些,自己意见轻些;看关系重视些,事工放慢些,看环境看光明些,因为我们有主。

谦让的心

5节"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 "除了涉及刚才的当事人外亦包括全部教会。"叫众人知道",如只涉当时人,你们吵架全教会都知道,请你们解决它,让其他人都知道。又可能是叫基督的教会在世人面前、全人类面前叫人看见你们谦让的心。有释经者说"谦让的心"是没法翻译,其字根与"讲理由"相近。阿里士多德用"铁面无私"和"锱朱必较"相比,一个字是硬绑绑,另一个字是很执著道理,执著至刚硬。另一个字的意思,"谦让的心"这个字在新约里与其他的字并列一起,让我们感觉一下气氛:不争竞、善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这字包含以下的意味:会顾念别人的感受。

我发现我们基督徒,特别是坚持真理的人有时真的很坚持,不是真理的也坚持。我们学习改变自己,学习顾念别人感受。"执好东西!""圣经破了,黏好它!",圣经是神的话语,我吩咐你修理好它。可以吗﹖要顾及别人感受,尊重人,有礼貌,而且不坚持自己权利,这就是保罗看重的"谦让的心"。

然后在经文里,让我吓你一下:圣上驾到!没头没尾,主已近了,有什么意思﹖为什么突然爆出一句﹖"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是讲圣上凌驾、还是祂会赐下帮助﹖我想这两者对我们的生活都重要,对我们待人接物重要,对我们在生活中缠绕我们的重担重要。主近了,所以主会看顾。我表达了我的意见,我不需要撞头至别人撞死为止。

主已经近了吗﹖他会看著你。我的问题大吗﹖主看著。所以我们不要损害主里彼此的尊重和爱心。我们太容易以理伤人,太容易说我是对事不对人。Don't take it personally,其实你以为讲英文的人真的不 “take it personally” 吗﹖那你真的很天真,其实我们要学的是对人和事用温柔慈爱处理,否则我们接受了文化的东西当作真理,一世在那里去区分哪些是事那些是人,结果一辈子都搞不通哪些是事哪些是人。有爱心有尊重,有宽容有忍耐,人与事大概都比较亨通了吧。

主已经近了

论到"主已近了"我们再思想我们与主如何近﹖主与我们有多近﹖有一本书,劳伦斯弟兄 (Brother Lawrence)《操练与神同在》,有英文版有中文版,这书提醒我们无论在做什么:敬拜讲道,研经祷告时神同在,但神不单在那方面同在。我从这本书得到很大安慰,当我洗碗碟时,我觉得自己没有浪费时间,因为洗菜时也可说:主啊!洗净我心洗净菜心,切开水果也看到:神啊你的创造何等奇妙,你的几何设计工程何等伟大,这是罗伦斯弟兄给我们的操练。

耶稣与我们亲近。祂怎样与我们亲近﹖颂读四福音时与祂同行,打开书信时蒙祂光照,每逢开卷时就是朝见祂的容颜静听祂的声音。主怎样与我们相近﹖当我们独处安静时,在我们OFFLINE时,We are always online with God,我们常与神连线。很多信徒是always online but offline with God (上线但与主断线)。主与我们同在,因凡属基督的人,圣灵就在他们心中,我心主殿,主-每时刻同在的主。主同在讲到底是心中的同在,最重要的神与人同在是圣灵住在蒙恩的人心中的同在。如我们不注重主在心中的同在,其他的同在又有什么意思﹖

主耶稣自己说:「爱我的我就遵守我的命令,我父也要爱他,我们要到祂那里与他同住,你们知道这些事去行有福了」Brother Lawrence对一位64岁的姊妹讲:姊妹你64岁,我快到80了,我们要争取时间,时常振作,将心归给基督。」无论我们动作多细微多琐碎,我们要认定祂,无须大呼小叫,主总与我们同在,我们的心常作主殿。

这么经典的书也许是今天教会的一个暮鼓晨钟。今天有的人似乎认为与主同在要似扩音器般大,震天声音有他的价值,但我们无须借用外面的外力体验主的同在。有时我们会否将主同在、向主倾诉变得太复杂太高深﹖变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以致一般信徒只能望门兴叹。未修过几过课程你是不达标的。课程有其价值,用心栽培信徒的有其苦心,愿主赐福其事奉,但今天我的责任是叫信徒不必有不必要的包袱。主随时随地与你亲近,基督教不需读过大学,亲近主不需特殊训练。你们"只要凡事藉著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

有时我们把祷告变成分科专科,像医院的脑科眼科神经科。我们好好的知道主何等爱我们,主何等的亲近。我目不识丁、胸无点墨,我的主认识我。最重要是什么﹖就是倾心吐意。有时我说:"婆婆信耶稣吧,耶稣听懂你的新会话!因我的妈妈用潮州话。"她没读多少书,但神的灵充满她,满面荣光,满脸笑容,大有恩典,探访病人能令人得著医治,垂死的人满有平安。

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也许保罗不是教腓立比教会祷告,而是叫他们和睦,不被别东西烦扰,叫他们祷告祈求时亦要带著感恩。有时我们将祷告变成"芝麻开门"。不用这样,主耶稣已坐在父神旁边为我们祈求,门已打开,从未关闭,每天都打开,让我们时常亲近时常感恩。如果不这样你很凄惨,你会常去追随以为属灵敬虔的人,非借他更厉害的祷告不可,或者你觉得像学会某种方式,像按对了按扭一样,就"呯!"开门。你以为在吃角子老虎机吗。我们要再三认识我们的主我们的神。

我在加拿大进修,我感谢教会安息年送我去进修,大概他们以为我修完回来就很厉害了。那时是1990年,可能他们到今日仍看不出什么。我告诉你们为什么。有个老师说,其实每个人的属灵操练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有的人半夜三更爬起来祷告他可以如常工作,有人半夜三更祷告后第二天什么都做不了。有的人军训操兵,6点30分不坐桌子那里他就良心受责备,有的人6点30分坐在那里不到五分钟就睡著了。每个人的气质不同,体质不同。你知道John Sott为什么纪律那么优秀﹖因为老爸是一位军医,所以John Sott小时就接受训练,父亲这样,他也这样。我的老师不是这样,所以就释放我,所以今天我都没长进,但是我时常亲近主,到处祷告。走路也祷告,任何事情也充满感恩感激。愿主帮助我们按照你的情况。我不是叫你学习没纪律的人,是不让纪律成为你的捆锁。

应当一无挂虑

主已经近了,只要凡事祷告,应该一无挂虑。我看了另一本书给我宝贵教导。今天这世代讲操练与神同在。大概一百多年前有一位作者,亦是我今次讲道很多借用他的,苏格兰的牧者,Alexander Wright,他说Lawrence弟兄的操练不是最好,当大约的讲神,讲得不够具体时就不够专注在三一神的启示。其实我们作为神的儿女唯一真正有权操练的、而且万不会出错、不会走进泛神论、混合主义等的是操练与基督的同在。

主已经近了,我们一无挂虑,我们带著感恩生活。所以来吧!缷下你的忧虑怨愤,一切交托给神,祂会盼下平安。平安不是答案,有时你问很多问题没答案,平安让你忍受没答案这事实。

出人意外--超越人能理解的。有人说:牧师呀,今日你的讲道令我感到神的同在,因为越乎人所能明白的。神的恩典多么宝贵!

我还有未尽的话

接下来讲的我觉得是重要得不得了的。保罗说:"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甚么德行,若有甚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主赐我家第一个产业时,我用这经文起他的名字。我仍然祷告这段经文会成为我孩子的生命。今天我对著很多在主里的孩子们,至少在年龄上是这样的人劝勉你,当然成年人也包括在内,但特别在青年人当中,保罗这番话——趁著我们脑细胞仍健全,我们不断换血,思想更新,我们的生活总是会发挥无尽光辉。

要讲真理,今天世界讲empirical事实的东西,但facts事实不一定是真理,所以我们要学习什么是真理:学习什么是可敬的,令人赞叹不已的,思想什么是合宜的:人神关系的合宜、人与人关系的合宜,包括社会的公义、包括道德上的界限,干净的、纯净的,还有是令人产生爱慕的,有口碑的,令人如沐春风的。然后保罗说"有甚么德行,若有甚么称赞"。

这似乎是当时文化的一种传统,即保罗没否定文化里的一些东西,但他呼吁弟兄姊妹必须让这些真实、可敬、公义、清洁、可爱、美名成为他们朝思暮想的东西。你朝思暮想什么﹖有人说我只读圣经,我为此感谢主,但如果人的生命要扩阔,他要凭圣经智慧追求生命的一切美善。有人读圣经令人害怕,红边黑面,死死板板。神的设计不止这面,只是其中一个表达。

对成年人,你家中订什么报纸﹖方向水果,我们一般不买,但我怀疑客厅有一大堆这些,不读这些回到办公室没可谈的。我不相信,世界如此丰富没其他可讲的吗﹖越优秀的阅读让人有东西讲,各位信徒,别让狗仔队成你的眼睛,麻木你的生命,常看著别人破碎生命,衣不蔽体的丑态,渐渖你的水准就降低了。我怀疑有时我们虽不以肚腹为我们的神,但我们的思想领域很接近肚腹地带,吃饭也上传相片,我讲得斯文一些,其他的你自己想吧!改变你的阅读、改变你双眼吸收的东西,你就能实践这段经文。

青年的基督徒呀,你的思想有设防吗﹖有时人不知懂不懂英文,差不多敌基督的诗歌也照唱,因为只要RAP得厉害就没问题。我不是说世俗的音乐不行,有的是很好的,低俗不敬畏神的,不文的、神学上顶撞上帝的东西。我举一个例,有首歌叫《幻想一下》,没有天堂没地狱没需要为它奋斗…最后一切混为一体什么都归于无有,真的很好听,已经木马屠城进入你的心。但很久以前不知有否听过这歌"不需要任何为它死、不需要任何为为它活"。

一位天主教作家说:如一个人生若没有人为他,你没什么为它而活、亦没有什么为它而死,你的生命何等凄凉。我觉得他大概有大公教会的影响,思维接近圣经。我们怎可以没有值得为它活的东西﹖怎可没有为它死而有价值的东西﹖但我们的思想若不归于基督,我们被四周潜移物化、温水煮蛙:放一只青蛙在水里慢慢加热时,游著游著就死了,你被同化后亦会渐渐死去。我用这例子提醒你,别被同化到什么都不知道。你的思想今日要醒过来,要被基督更新掌管。

不过我凭著良心不能不告诉你,我做过实验,将青蛙放在锅里,牠是会跳走的,所以这叫城巿传言,以讹传讹结果大家以为是真的。不过为了沟通没办法不这样讲。

保罗教我们,为我们恳切祷告,教我们培养基督为中心的生活:我们靠上帝的恩典智慧大能、靠圣灵不是靠血气,来攻破坚固营垒。今天人用"坚固营垒"讲很多东西,但我今天返璞归真,真正要攻破的不是某一些人今日所吹嘘的营垒,真正要攻破的、按上文下理,是摧毁那些诡辩、阻拦人认识神的骄傲。

我最爱这一句:俘掳每一个意念,俘掳所有的思想,使它顺服基督。弟兄姊妹,让我们的思想服膺基督,俯伏在祂的权柄下、俯伏在祂的真理、在祂的圣洁、在祂的仁义、伏在基督脚前。所以今晚我们要为大脑排毒,然后吸收新的养份。其实你要欣赏美善的东西,无论在你的专业、在的艺术里、在你的烹调里,在你的智慧里,在你的衣著方面,朝著这方向去,会否人生很精彩﹖你的教会不会乱糟糟、你的教会不需要贴很多标语:"注意卫生"、"不要浪费纸张"。其实贴那么多标语和金句在厕所很凄凉,如思想是腓立比书4章8至9节的思想,他心里所充满的就行出来。

我很敬重一位已回天家的牧者,他有一句很好的格言。他是一个很优雅的人,是舞蹈院的老师。但神呼召他,给他更尊贵职份,有四五个学位——用思想荣耀上帝,然后他建立了美好群体--建立三福的甘雅各博士。他有句口号:"精益求精,全为荣耀上帝--由思想开始"(Excellence in All Things and All Things to God's Glory)。

今天谁掳略你的思想﹖多年前写《竭诚为主》的作者Oswald Chambers说:很多人心很正,脑却不正。今天神要的不单心要正,脑亦要正。

很多年前跟一位长辈吃饭,很明白教会"缺脑袋"的问题。他说:我不明白,大企业的主管、外面很高级的人回到教会脑子像不转了。他一停车回教会门口,连脑子也停了:在外面用钱很有智慧,当机立断,但回到教会全失理财智慧。如家里音响数以万计一条线,眼也不眨;礼拜堂的咪用了廿年,开会几小时也决定不了买哪种,而且要买便宜的,更夸张要招标三人投标才通过。痛心,这是癫倒的价值观。这牧者讲得很通,他说:我们消化不良呀。这牧者点都不笨,他MIT毕业,未蒙召前是美国国防部机关枪专家,我问他你研究什么﹖他说:"我研究如何在一秒中多放子弹。但我觉得没价值,我的价值是救命的。"结果他后来参与了机构的事奉,出了很好的释经书。

时至今日会否我们仍然到不少大脑的信仰生活,他的信仰和他的专科学问仍像深水埗㓥房——整个房间不通气﹖我后悔自己以前读书不专注,所以只能在这里很谦卑地说:求主使我们华人知识分子精英不单真的读通圣经,更打通生活和信仰的道路、打通科与科之间如何荣耀上主的事。

Chamber弟兄问一个问题:到底是否有人遵照著腓立比书4:8至9节去苦心思想,他说若没有的话难怪一片混乱,充满似是而非的道理,断章取义套用耶稣的教导,扭曲经文去迎合世风,只用一个原则来思想。我开始讲培灵会时提到保罗说:"爱心要能分辨是非,而且在知识见识上多而又多,辨别是非,结满仁义的果子",是靠著耶稣,然后归荣耀给我们在天上的父。

Chambers告诉我们真正要搞通思想的,必须要紧紧的敬拜耶稣,与这位活的主一同生活,思想祂荣耀祂顺服祂,而不是抽取某一个原则思想。看似复杂:你不能断章取义,你不能拿著世上一个原则思想,不能只执著一个爱生活,这爱能将你带入迷途。但你全面看主耶稣基督所讲的时候,全面看祂的创造、全面看祂在历世历代在教会里建立的生命,你就不会走迷。

今晚一定要呼召所有弟兄姊妹,特别是青年信徒,特别是神给你有学位有学问的信徒,今晚回应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保罗用了两个重要动词:都要"思念"、都要"去行"。只思不作不行、只行不思也不行。这里说的是高超过一切,是为基督,在基督下,是全心思想,是谦卑的依靠著圣灵继续实践,是效法先圣先贤。保罗说:你看到我们,你听见我们,你艮从我们,赐平安的神就与你们同在。

首先说主已近了,时常感恩祷告,平安同在;人际关系和谐,教会关系美好,平安同在;思想清洁、不断提升,身体力行,平安同在。生命通,思想通,平安又平安,当有这样平安时岂会不喜乐﹖我们喝主乐河的水,在主的光中必得见光。诗篇16篇讲论耶稣的话已应验了,今天落在我们属主的群体身上:"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边,我便不致摇动。因此,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快乐;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愿你平安,愿你喜乐。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