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思源:教会做法成熟
从心会社会长、前"突破"杂志编辑吴思源表示,亚洲一些其他地方如新加坡对此电影反应较敏感,是因为那里虽有约20%基督宗教信徒,但亦有相若回教、印度教徒等,因此需要保持宗教平衡;但香港则对不同宗教有很大包容度,拥有信仰传播自由,若贸然作出行动反带来反效果。
对于教会在《达文西密码》上映前后举办研讨会装备信徒,把电影看为福音契机的做法,他认为是成熟的表现。他又说:"教会包场看或不看此片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确立所信的是什么。"
明光社亦抱相近看法,认为香港是自由社会,只要电影内容不涉淫亵、不雅,不会主张香港实行禁播,尊重信徒选择的自由。
教会未尽先知之职 反应一贯缓慢
然而明光社流行文化项目主任陈龙超则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同意作为时代先知的教会,缺乏向非信徒澄清和表达教会对《达文西密码》看法,反应显然不足;此外他认为教会在此事反应亦过慢:"此小说在03年已推出,如果说迟,教会是迟了几年,因为争议性最大的不是电影,而是小说。"他又说在小说推出以后,只有吴宣伦博士举办过有关讲座,然而未能掀起基督教回应,这反映了教牧的意识不足:"教会反应慢已是惯常。"他这样批评。
他又认为,教会的回应不应是"即食"的,应针对问题的根源有长达的计划。他建议教新可提前举办有关活动,提早宣传,加上文章、刊物等配合,为教会铺路;此外他亦建议在《达文西密码》电影上映后,亦举办回应活动,才能将此电影带来的负面影响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