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迦拿婚姻成长协会副理事长江儿牧师在《基督教论坛报》指,或许不用几年,独居户就会成为台湾家庭结构的最大主流。据他分析,有5个来源让人类感到孤单,并提出解决孤单的3个步骤。
5个源头形成人类的孤单
1.社会因素
科技跃进,时效与便捷至上的风气,使人少有时间建立深厚、圆满的关系;环境变动太快也会使人不愿与他人建立深厚友谊,以免日后分离时痛苦。都市化虽使人密集群居,邻里间却愈发害怕打扰,不与陌生人接近,变得退缩、多疑。
2.自我因素
人有各种错误的心态,也会渐渐导致孤单,例如:
争胜:这些人将生命看做一场大规模的竞赛,成功是胜利者的奖品,竞争是一种生活方式。 孤傲:高估自己的能力,无需他人帮助,也不相信世上有神。 自私:只管争取能据为己有的一切。 自义:为自己权力而争,苛求世上完全公平,致使自己失望愤怒。 害怕:孤单固然痛苦,但他们与人亲近会引起不安和恐惧,反而更痛苦。他们在人际关系里,常出现四种的害怕:害怕亲密、被认识、被拒绝、受伤害。
3.无法沟通
沟通不良可能是许多人际关系中最根本的问题。人若不想或不知当如何坦诚沟通,疏离孤单的感觉就会持续下去,即使置身众人中亦然。
4.情境因素
有些人因察觉自己所处的情境特殊而感到孤单。最容易感觉孤单的,包括单身人士、丧偶者、老年人,他们生活孤独,易被悲哀情绪笼罩。最后是所谓"高处不胜寒"的领导者,有时也觉孤单,他们或走在人群前,或被排斥在人群外。
5.灵性因素
神为自己的缘故创造人类,但祂对人十分尊重,甚至容许人反叛。人类确实这样做了,自此以后人的心就不得安宁,因为人将自己与神隔绝。
江牧师继而认为,许许多多的心灵孤单者不愿向神认罪,却一味沉溺在药物、新奇经验、工作、运动或其他的活动中,但总无法挥去内心的不安。孤单(尤其是生存的孤单)来自我们不曾察觉或承认的罪、来自罪恶感、对神的反叛,或轻忽神对我们的关心及生命的要求。
他担心处于孤单的景况过久,可能导致人走向绝望,酗酒与嗑药、暴力,甚至作出自杀的行为。
3个步骤解决孤单
1.承认问题
当人们感觉孤单,探索此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得承认孤单的感觉,并且明白要针对问题有所解决,过程痛苦是难免的。
2.探究原因
惟有确实找到原因方能治本,不只是减轻表面症状而已。过程会发现有些是不能改变的,但有些可以,就从可以著手的地方开始调整。
3.寻求方法
更新思想、调整作息、多与人接触,增加改变的力量,需多管齐下。基督徒可以信仰的指引,找到生命的目的与意义,绝对是大有帮助的!因为在恶劣的环境下,若能相信神的保守及权能,持守对神的信心,常是熬过难关最需要的力量。
江牧师指,圣经里的真理,对人脱离软弱与孤单尤其大有帮助,譬如:在神的眼里每个人都是神所喜爱的(约翰福音3章16节);每一种罪都能被赦免(约翰壹书1章9节);神喜欢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比弟兄更亲密(约翰福音16章14节;箴言18章24节)。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与恩赐,也有软弱的地方。孤单软弱的人需要清楚认识自己都很要紧。 他说:"其次是趁此低谷时期,亲友应陪伴孤单的人认识他的能力、优点、天赋恩赐及弱点,这一点也很重要。有些人终其一生都认为自己是难看的、无能的、遭人嫌恶的,如此自卑、缺乏信心,自然无法面对或处理各种状况。"
"同时要适时鼓励、帮助他们跨出步伐与人接触,甚至需要教导正确的人际互动的技巧。而夫妻理当是最好的朋友!孤单的前兆常是亲友逐渐流失。对于已婚人士,在婚姻关系里很需要有多对夫妻朋友,彼此可以扶持、陪伴、劝勉及努力。"
江牧师称:"独居、孤单已是世纪的重要课题,千万不可轻忽,也将是教会未来重要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