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颂和长者服务计划"协助被虐长者及施虐者重新建立复和关系,计划于最近完成服务模式成效研究,并发布有关之研究结果。
研究共分析了颂和长者服务计划的92个个案,发现当中超过3成个案属精神虐待,而超过4成个案更属于"多种虐待"。这个数据与与社会福利署(下称社署)的呈报系统以身体虐待个案为主的情况并不一致。根据社署"虐待长者个案中央资料系统"显示,2009年首三季共有352宗虐老个案,当中接近7成半个案为身体虐待;其次为侵吞财产及精神虐待,分别占个案总数13.6﹪及6﹪。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长者及健康核心业务发言人徐玉琼解释,两个数据有出入的原因是由于精神虐待问题较为隐性,外人较难察觉;而身体虐待则有明显伤痕可见,较易引起关注并作出介入。不过她指出精神虐待对长者的伤害其实并不亚于身体虐待,一样会对长者构成极严重的伤害(如引致抑郁、自杀等行为),故必须加以关注。
她又指:"计划内接触到的施虐者,超过3成患有精神病,另外,1成半的施虐者受失业问题困扰;数字反映出大部份施虐者均受其自身问题困扰,若能有效协助他们解决自身问题,亦有助预防虐老问题的发生。"
徐续指出,现时对受虐长者的支援服务割裂,使长者及施虐者无法得到整全的服务,当长者面对怀疑被虐的情况,往往需要经过不同的转介,才能让个案得到适当的处理。此举不但未能有效运用资源,亦令到受害人受到更大的精神伤害。她建议应就虐老个案提供一站式及跨专业的支援服务。
另外,研究资料亦显示,"充权"及"和解"的服务手法能有效地协助被虐长者及施虐者解决问题。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及前线之经验,徐玉琼认为:"服务应强调提升长者对自身权益的认识;并教育公众,尊重长者的个人权利,避免对长者存有"弱者"或"体弱多病"的心态而对长者作出剥削甚或虐待的行为。与此同时,处理长者被虐问题亦不能单从个人层面作出分析,因为部份问题症结属社会结构性问题,例如房屋政策、社会大众对长者的观念、对成年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支援等,这些均必须从社会政策及资源分配作出根本分析,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图、文:基督教服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