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守定牧师引用路21章9至11、22至22节,讲述罗马军与犹太异军的战争惨况,耶路撒冷在希伯来文是"和平之城",但在犹太历史经历无数战火。公元70年罗马将军提多围困耶路撒冷4个月25日,城内断水断粮、瘟疫重生、四处尸骸,甚至人食人,超过400万人死亡、900万人被卖到埃及和其他地方为奴隶,犹太人从此亡国,罗马军放火烧城,将圣殿所有金器银器、崇拜上帝器皿全部掳掠,犹太人的心灵和宗教都幻灭。
香港保卫战三件圣公会史迹
香港最惨痛的战争发生在二次大战时期日本侵华,香港沦陷3年8个月,当中香港守军经历18日惨痛保卫战,三件事与圣公会有关:
(一)1941年12月8日早上,日军经过广东进攻香港,守卫军队来自驻守香港有限的英军、印度籍的军人、来港增援的加拿大兵队、香港义勇军兵团、香港华人兵团、红十字队、未成年的民安队等。经过一轮激战守军节节败退,一名英军身负重伤由金钟跑到圣约翰座堂敲起丧钟, 提醒全港市民香港很快沦陷,随后重伤身亡,今天教堂为他建立墓碑。
(二)曾担任圣保罗书院校长的史伊尹上校(Evan George Stewart),父母是19世纪到福建的传教士, 当时村民反对烧其屋,传教士及一对儿女死亡,史伊尹被姊姊救回,他们一家为圣公会教友。
史伊尹在香港保卫战任义勇军团长,在黄泥涌与日军激战,600日军死亡受重创,义勇军在日军猛烈炮火反攻之下撤退,史伊尹受伤及被囚在深水埗战俘营;攻读历史的他后来撰写义勇军保卫战历史一书,极具参考价值。史伊尹1910年代任圣保罗书院校长,在校期间脑溢血逝世,享年66岁。
(三)12月25日凌晨,赤柱最后防线被日军攻破,圣士提反书院本为军人临时医院,日军攻入医院将百多名伤兵、护士、老师、学生用军刀刺死,报复黄泥涌大战之仇,其中一位被日军杀害的是赤柱圣士提反书院中文科主任谭长萱老师。
红花向生还军人致敬
郑守定牧师称,18日保卫战是一场血腥、惨绝人寰的战争,环顾人类不论大小战争都是无情邪恶,带来人的心灵涂炭。"和平纪念主日"是记念小部分仍然生还的军人,当年15、16岁的民安队员,今天已90多岁,部分人参与座堂的英语崇拜,教会致送红花以示尊重,为他们求健康有平安,也为英勇的亡魂求主给他们安息。
最后,郑牧师以马拉基书4章1至2节指出,主是大而可畏的,带来公义和对恶的审判,敬畏上帝的人有公义的太阳照耀他们,相信上帝必除去世上所有的邪恶,给人公义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