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祭祖与孝道障碍 领客家人进入神家 編輯室 2013年4月9日星期二 上午10:52 华人历来尊崇孝道,并且有祭祖的传统,一些华人接受基督教信仰的障碍也在于此,其中尤以客家人最明显。 台湾客家宣教神学院温永生院长长期从事客家宣教研究,并且总结出一套华人基督徒遵守孝道、敬祖的体系。温院长日前在纽约丰收灵粮堂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 据温院长介绍,台湾有400万客家人,2005年信主约有0.3%,现在约有0.4%。客家人信主的比例之所以低,是出于宣教投入不足、地理环境限制、经济条件弱等原因,另外还受到传统文化(如祭祖文化)的阻拦。 台湾各教派教会也逐渐开始重视客家宣教,并针对各个阻碍因素对症下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温院长查考了圣经与中国儒家中的孝道观,并加以比较发现:基督教和儒家皆重视生孝(孝敬在世的父母);儒家看重生孝,也看重死孝(丧葬之礼);基督教所讲的孝道是神本之孝,而儒家则是人本之孝。 基于以上发现,温院长认为完全摒弃华人孝道和敬祖文化不利于向他们传福音,教会在华人社会应该强化力行孝道和敬祖的慎终追远等工作,不过需要以合乎圣经的方式来进行。 敬祖仪式的设计 1,追思三礼——敬拜三一真神的礼仪 倒水礼:饮水思源 向圣父上帝祷告 鲜花礼:祖德流芳 向圣子上帝祷告 点烛礼:光宗耀祖 向圣灵上帝祷告 2,致敬礼——鞠躬或献花 敬祖仪式的实施 1,敬祖大会(敬祖追思礼拜):建议采用追思三礼 举办敬祖大会是为了让非基督徒华人来参加,让他们看到基督徒对敬祖的重视,解除他们对基督徒抛弃祖宗的误解。 2,家族扫墓或祭祖:鼓励追思三礼和致敬礼两案并陈 敬祖摆饰的设计 以祖先纪念表或世代传承表取代祖宗牌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