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重温李博士的讲道内容。
保罗四次的宣教旅程就是从使徒行传十三章开始,就是福音走出耶路撒冷,去犹太全地到撒玛利亚。这突破是从怨言开始的、从选举司提反开始的。路加从这角度写教会历史,帮助我们明白圣经,亦是透过明白神的话以明白今天教会的情况。
信徒对教会有怨言立时就分敌我:你不爱教会所以发怨言!不是,我爱教会所以批评。谁对谁错吗﹖圣经不这样看的——你批评教会,看不起教会,你就会离开了;你爱教会,要维护教会,骂人都是不对的,两个都不是圣经教导应该发生的结果。
怨言的开始,原来路加写是福音突破耶路撒冷瓶颈的开始,福音如何从耶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到撒马利亚兴旺呢﹖路加从十三章至二十八章超过一半的篇幅教会我们看什么呢﹖教会讲求策略、计划、会议、努力、同心。使徒行传十三章1至3节只是开始,这只是路加记载福音直到地极一小步的开始,只是开端。
从十三到十六章,从保罗的传道旅程,到马其顿的呼声,路加记载的内容是六大困难,是教会面对的六个危机,是拦阻,是眼泪。很奇怪吧﹖我们打开任何一间教会的感恩周年会庆特刊,一定是充满感恩赞美,神所默示的圣经,使徒行传记载的正是现实的历史状况。就算你只读十三章1-3节,第一个问题已出现。可能你说:没有啊,很好啊,安提阿教会开始复兴传道嘛!安提阿教会如何开始宣教的工作呢﹖路加没记载他们开培灵会、奋兴会,这里记载的是他们的同工明白安提阿教会中有几个传道同工。这里有几个名字:巴拿巴、西面、路求、马念、扫罗。
使徒行传十一章19节早介绍了安提阿教会,"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四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塞浦路斯,并安提阿",还有注脚:"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可能你说不坏呀!我们华人教会到一个地方传道一定先向中国人传,崇拜用的是中文。安提阿教会中的犹太人他们去一个地方只向同胞传道,但20节记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到了安提阿之后也向希腊人传讲主耶稣,有古卷说他们"也向说希腊话的犹太人传讲主耶稣"。
安提阿教会有件新鲜事发生,就是教会开始要用两种语言开始敬拜,不但如此还有外邦人在他们当中——希利尼人。"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为止。他到了那里,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
然后介绍巴拿巴"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他见到这么多人信耶稣,还不单有犹太人,更有希利人。这个被圣灵充满的好人做什么事﹖他就到大数找扫罗,带他到安提阿去。是否是介绍扫罗到安提阿牧会,给他们提供好的牧师﹖看清楚是说:"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26节)到十三章时安提阿教会不单只有保罗和巴拿巴二人,同工队伍已增加了,圣灵向他们说话。他们并没有开差传年会,他们服侍上帝,在教忙得一头烟,于是增聘西、路求、马念,他们同工增加也是做不完的,否则耶路撒冷教会出现的瓶颈会再次出现在安提阿教会。
困难一:资深同工忽然离开
圣灵叫他们出去,他们很高兴。他们并不是马上登广告招募传道同工,或招信徒中没工作的人,而是圣灵指派巴拿巴和扫罗,对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牧师和主任牧师二人。明白什么事呢﹖你肯不肯呢﹖他们走了以后怎么办呢﹖圣灵清楚指名叫保罗和巴拿巴。这里说他们"于是他们禁食祷告",那么清楚为什么还要禁食呢﹖什么不立刻出去呢﹖他们再禁食祷告后,圣灵还是说:巴拿巴和扫罗。
安提阿教会这个梦幻团队现分散了,禁食祷告,为他们按手,派他们出去。这个行动一点也不容易。我很想将今天香港的教会代入去讲,可能你想把主任牧师踢走,不是这样,而是最爱的主任牧师。巴拿巴是个好人,他被圣灵充满,信心充足,会找同工,会带领教会,大家都爱他。"圣灵呀,可否差遣我旁边那一位呢﹖"不可以的。圣灵说:巴拿巴和扫罗。第一个困难不是从外面来,是从领袖当中发生。
感谢主,安提阿的牧师、传道、执事、长老在禁食祷告之后顺服圣灵的差遣,巴拿巴和扫罗二人就出去了,众人提心吊胆,安提阿教会之后如何发展下去没人有把握,巴拿巴和扫罗就出去了。你的教会,愿意这样顺服圣灵吗﹖你是牧师,愿意这样顺服圣灵吗﹖你是领袖,可以差遣别人。简单的三节经文背后是天大的困难。路加很诚实的记载,不然他不会将同工的名单放进去。圣经记载没有多余,只是我们没有看到而已。
困难二:同工中途离开团队
保罗和门徒"来到旁非利亚的别加,约翰就离开他们,回耶路撒冷去。"在5节提及他"有约翰作他们的帮手。"我们要追踪这马可约翰是谁。当然这约翰不是被砍头的使徒约翰,这约翰亦不是使徒约翰。十二章12节记载彼得被天使救出监狱,"彼得醒悟过来……想了一想,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去。"这约翰马可不是倒茶递水的,是与两位牧师同工的。
来到旁非利亚的别加,约翰马可就离开他们,就如港九培灵研经大会到了一半,忽然其中一个讲员走了,要别的代替。你明白问题吗﹖困难在哪里呢﹖对这一队短宣队是很大的打击,不是义工打电话说生病不能来那么简单,更何况路加没记载原因。我们喜欢猜测,圣经没教导我们猜测,教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所以真的要尊重圣经:可能马利亚生病,要召人回去,可能约翰马可有相思病。很多原因我们不要猜测,事实是三位讲员只讲了头两堂,其中一位就消失了。扫罗和巴拿巴互相对望:没选择了,其中一个要多讲一堂,在心里面永远有一个没答案的问题,是遗憾吗﹖
其实路加没必要提这事,只需说同行的人数就可以了,为什么圣经要提约翰马可离问他们吗﹖圣灵要我们看什么﹖教会是教会,是一班的人。一样米吃百样人,有人肚子痛照样上台讲道,有人牙痛就什么都不能作,你不能批评,不能评价,教会就是这样。使徒行传记载的是真实教会,不是理想的教会,和你和我的教会一样。路加不是要我批评约翰马可来衬托扫罗和巴拿巴的忠心﹖你这样读圣经的话,只是将圣经停留在一个道德的平台:就是人好人不好,这个人可以骂,圣经不是这样的,圣经要我们看到圣灵的工作。
困难三:犹太人对巴拿巴和扫罗的反应
犹太人对巴拿巴和扫罗的反应是怎样的呢﹖他们来到庇西底的安提阿 (十三4节),和第5节入到撒拉米也一样,入到会堂,管会堂的就请他们讲话。讲完后,圣经记载到第42节他们离开会堂时,大家就邀请他下一个安息日再讲,合城的人都要来听。不过到45节犹太人见人多满心妒忌,辩驳保罗并且毁谤。50节「但犹太人挑唆虔敬、尊贵的妇女和城内有名望的人,逼迫保罗、巴拿巴,将他们赶出境外。」他们去到以哥念又到会堂。十四章犹太人耸动外邦人,更一起凌辱使徒。后来犹太人一路追来,挑唆众人,就用石头打保罗,甚至以为他死了,拖到城外。所以保罗巴拿巴怎样说呢: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
今天我们的布道会很不同,不是信耶稣得永生,是而信耶稣受逼迫;不是信耶稣就丰足,而是信耶稣经历艰难。」犹太人到海外找回自己的同胞,为什么要逼迫保罗﹖更何况他们是神的百姓,他们熟悉圣经,为什么会遭犹太人的逼迫﹖他们出去时满心欢迎,以为上帝是透过他们将救恩带给犹太人,但处处碰壁。上帝把这一堵门关上了,他们回到安提阿,十四27节,他们述说神藉他们所作的事,这样才发现神怎样为外邦人开了信仰之门。去完回来才知道圣灵到底作什么。要等,等待圣灵。
困难四:母会竟然质疑宣教成果﹖
现在圣灵给他们讲:你们出去,传福音给外邦人,不是为犹太人。感谢主,上帝为他们打开外邦人的门。安提阿教会的人一定很喜欢,赞美上帝,超过我们所想所求。"啊!保罗、巴拿巴,神真的拣选你们去成就太事!"安提阿教会是分教会,母会是耶路撒冷教会,"啊,你们两位为上帝做了大事,来耶路撒冷作见证、上台开布道大会好不好﹖"不是这样。十五章记载历史上第一次的大公会议,但实质这是教会历史第一次"大吵架"——为的是外邦人信耶稣。
我们很难明白,因为我们就是外邦人,费尽心思不明白为什么我不能信耶稣。他们召保罗和巴拿巴上去,不是作见证,而是受审。"使徒和长老聚会商议这事;辩论已经多了"(6,7节)这里没有记载辩论的火花,辩论多时,彼得就起来讲话。
十二12 众人默默无声,以身体语言表示不接受。保罗巴拿巴再讲多少见证都没有用。最后是耶稣的兄弟雅各起来发表才平息纷争。最后他们定下,写一封信,外邦信徒"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
辩论仍然下去,雅各写了雅各书:你说因信称义吗﹖将没有行为的信心给我看吧;你说外邦人得救因信称义吗﹖耶利哥的喇合得救吗﹖希伯来书写"信心英雄传"说:你们不要再吵了,他们写的信心祖先以亚伯开始,最后希伯来书十一章停止在喇合。如不明白教会的背景无法读明白。
外邦人信耶稣是何等喜乐的事!教会吵架通常不是为教义,而是为好事:建堂吵架,聘牧又吵架,是好事情。教会也是这样。那么骂他吧!不是,圣灵在做什么呢﹖圣灵一步一步带领教会去哪里﹖
十五36记载保罗和巴拿巴"过了些日子"保罗说过去的就过去吧,我们可以回到从前道的各城看弟兄,巴拿巴说好呀,带约翰马可去吧,但保罗认为不可以,马可曾经离开他们,不和他们作工。"于是二人争论,甚至彼此分开。"
困难五:教会领袖各持己见
保罗是怎样的人﹖以神的事为重。马可是巴拿巴的表弟,保罗保罗以神的事为重,我们很敬佩这样的传道同工。那巴拿巴是坏人吗﹖不是,圣经见证他,写"巴拿巴是个好人"。当全教会都认为保罗是逼迫不可信任的人时,巴拿巴相信他,提携他参与宣教,可说是他训练保罗,师徒二人情分何等深﹖保罗坚持原则,而巴拿巴则以人为重。
我们一般马上分开两边,有的人看巴拿巴是好人,所以劝保罗;有的人看保罗以神的事为重,所以劝巴拿巴。今天教会是这样的:信徒在祷告会中不讲话,回去就写,别人称赞两句投稿教会报章,教会报章不收就自己开网站发表。
他们不是这样。作为教会领袖,保罗和巴拿巴两位使徒因为此事分开,但安提阿教会没有因此分裂。巴拿巴带著马可出去,保罗也拣选西拉出去,这里提到"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字里行间,本来一个宣教队伍出去,保罗和巴拿巴二人分开,各带不同的弟子去不同地方。对安提阿教会来说是好事:本来只预算了一队宣教队,为福音的缘故成了两队,传福音的努力加倍了,有什么不好呢﹖
一定会有执事会问:哪里有预算呢﹖巴拿巴出去已用光了预算,如此就为保罗筹款吗﹖可能圣灵感动一半一半,一半给巴拿巴一半给保罗,但不要紧,支持巴拿巴的信徒支持保罗欠的一半,支持保罗的信徒去支持巴拿巴所欠的,没有律法禁止,这就是教会,对不对﹖为什么你的教会不可这样做﹖为什么我的教会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二人起了争论分开"时教会就分裂﹖两个都可以帮助,因为两个都是传福音,教会只需要将传福音的预算加倍,这是对福音的委身。
安提阿教会没有分裂,两位领袖分道扬镳。已经不幸了,不需要更不幸。但牧师都要走了还有什么选择呢﹖"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感谢主,路加写教会历史写得真通透,不需要分裂,不是必然分裂。会争吵,甚至分开,但是不要分裂,为福音的缘故我们再奉献多些,爱些再扩大一些,为福音缘故。安提阿教会真是一个教会。
你和我以后都会经历这些。人的软弱没有改变,但是神的恩典一样没有改变。莫名其妙,初期教会的模范保罗和巴拿巴竟然分开,但福音就双倍传出去,教会不因此分裂,神的道就兴旺。
困难六:圣灵禁止使徒宣讲福音
最后还有第六个困难。保罗传福音,十六章忽然圣灵禁止他们讲道,是保罗或团队有问题所以圣灵禁止吗﹖保罗不放弃就往别处,很奇怪:"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十六7)变得寸步难行。"上帝呀,我服侍祢!上帝呀,是你的使命,为什么处处不准呢﹖"很多人会出怨言,但他们。保罗看到异象——有一个马其顿人站著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十六9)
"我们随即"(十六10)路加在此出现,见证历史时刻——保罗的宣教队要去欧洲去,离开小亚细亚这安全地带去雅典、哥林多等麻烦多多的地区。保罗见到异象,他们就随即去。为什么如同心呢﹖原因很简单,哪里都不能去了。路加回头一看福音为什么到了马其顿呢﹖原来是从安提阿的梦幻宣教团队分散开始的,约翰马可的离开也埋下伏线,教会反对、犹太人的逼迫原来也是圣灵的工作。可能巴拿巴有没有去欧洲还是未知数,但保罗现在来到耶稣的灵不许时,马其顿的现象出现时他们随即就去。
我想跟我们的同工们讲几句话。你可以在诸般的试炼中穷途末路,上帝呼召了你,终身事奉主,为什么困难多多,内忧外患,连神的灵也禁止,是否要我回到原本的工作那里、上帝不要我呢﹖枉我半生忠心服侍主。我想跟你讲几句话:使徒行传帮助我们,不是"不看患难",不是当这些从未发生,"靠耶稣的人是没困难的",徒十三到十六章是为你写的,在你觉得灰心时,在你觉得周围都是敌人时,上帝不知在做什么的时候,你知道吗﹖下一件事可能就是马其顿异象。如果没有这些困难,或者我们还未预备好,或者我们还未被圣灵预备好我们的生命,请你不要灰心,不要后退,不要以为上帝不体会你处境,请你继续等候圣灵。
我想为你祷告,如果你有感动,我们大家在神面前再一次将自己奉献在他面前。我不是呼召那些没传道人,而是请那些服侍主多年的,你觉得很多困难、失败、吵吵闹闹。圣灵在你的生命中,是祂引导你,是祂使用你。让我们继续将我们的生命交主手中,义无反顾。上帝的呼召是确实的,不要被环境影响我们,不要被同工令自己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