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2: 约翰卫斯理的神学观如何形成?
要想了解约翰卫斯理的神学观,卢牧师先简介他的父母。上文提过约翰的父亲是一名圣公会的牧师,但他的母亲却是名清教徒。圣公会重视外表的仪式及清教徒对信仰敬虔的要求,都深深影响日后约翰信仰价值观的形成。除此之外在他一生中发生的数次难忘亲身经历,也扩展了他的神学视野。
大学毕业不久,年轻的约翰卫斯理为推行敬虔运动,前往美国传道,但结果却大大失败,外加情场失意,就在这样沮丧、低落的氛围中,约翰搭船返回英国,没想到在海上遭逢大风浪来袭,"于此危急时刻,约翰卫斯理才发现原来自己很怕死,虽然身为牧师,但在死亡面前是这样不安。"然而船上的另一批德国基督徒(莫拉维弟兄会),此时却能平安、喜乐的唱著诗歌,"这段接近死亡的经历,带给一直以来强调敬虔、信仰规矩的约翰很大冲击。"
回到英国后持续担任圣公会牧师的约翰,平日照旧牧会,心中却对得救有更深的渴慕与疑惑,他偶尔参加莫拉维弟兄在当地的聚会,于此同时弟弟查理向他分享内心异样温暖的"经验",也令他好奇。过分强调外在行为的规范,反而成为信仰的重担,这样的感受直到某次约翰参加莫拉维聚会,听到有人在会中宣读马丁路德写的罗马书注释序言,讲到信心与恩典的关系,在那时上帝的恩典、对得救的把握也让约翰经历那特别的温暖,使他不再有对死亡的恐惧。
"经历死亡的真实,才让人发现信仰不只是一堆口头禅和脑袋的知识。"卢牧师表示,"约翰卫斯理强调我们要按照圣经来生活,讲规范、循规蹈矩,但停在那里就很危险。"你是否真实经历上帝的恩典、拥有对得救的确据?他要在座听众察看自己的信仰是因著什么而信,"如果你只是因为上帝很『灵』才信祂,那跟香港拜黄大仙庙的有什么分别?"你是否有对神完全的倚靠、得救的确信?与神建立这样的关系,拥有这样内在的经验是很重要的。这也带出卫理宗的第三个特色:内在经验与外在行为的平衡。
今天教会很大的问题是失去平衡,譬如过份去追求属灵经验,以方言为例,过分追求方言或以方言自夸都是不对的,保罗在哥林多书里说得明白,"讲方言只能造就自己;若我能说天使的话语,没有爱,一切也是枉然。"卢牧师表示,现在很多人只强调属灵经验,医病、赶鬼,教会里面都看这个,没有真正讲圣经的。"约翰卫斯理之所以伟大,因为他是圣经的信仰、圣经的基督徒。虽然属灵经验是好的,给他一种平安,但约翰很看重圣经。经验背后圣经的基础,圣经的研读是他信仰中很核心的一部分。"
以上也是卫斯理神学四大支柱的其中之二,拥有个人经验的重要,但必须圣经是第一。 (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