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牧者:中國教會須首重屬靈領袖的傳承 編輯室 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 上午11:29 目前中國城市教會正處在「試煉台」上,在這時期,中國教會應當思考當前中國教會路在何方?該如何走下去? 北京福音宣教教會張永生牧師對中國教會的未來頗有負擔,在探索中國教會的發展方向時,他考慮了中國教會面臨的四大課題,而他認為中國教會最優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屬靈領袖的傳承。 文革時期,是中國教會最冷酷、基督教受迫害最嚴重的時期,但就在那樣情況下,出現了不少屬靈領袖,比如:倪柝聲、王明道、袁相忱、謝模善、林獻羔等眾多教會的領袖。他們對那個時代的影響之大,使逼迫他們的人都有接受基督教信仰的。他們這代人成為下一代人效法的榜樣,向後人揭示基督徒該怎樣走,該怎樣生活,這是尤為重要的,張牧師稱。 改革開放後,中國在物質上、經濟上等各方面都成了世界矚目的國家。中國教會也不斷得到更多人的接納,活動空間也不斷擴大。「此時,我們需要思考,反問自己,我們這個時代有沒有像倪柝聲那一代的屬靈領袖出現呢?他們影響的不只是當時的教會,還透過教會向時代說話。」張牧師呼籲信徒為領袖的傳承獻上禱告。 「我們不僅要建立教會、建立神學院,更要知道一代代屬靈領袖的傳承是何等重要。」一個領袖的出現需要像摩西一樣經歷80年的試煉和陶造,40年在埃及王宮,40年在曠野牧羊。因為神是使用真正委身基督的、各方面都受過訓練、裝備的牧者。 張牧師表示,深信中國也會出現這樣的屬靈領袖。在與他同一年代的人,經歷過很多變革,有經驗,又有知識的造就,並且很多牧者去國外得到裝備,由此可見中國教會在大環境上已經具備了一定條件。 他同時指出,要成為影響著一代人的屬靈領袖,需要在屬靈上非常純真、委身,要具備時代的感覺、世界化的眼光、前瞻性。張牧師建議國內教會牧者多與海外教會交流學習,吸取教訓,把其中國化,做出中國的牧養模式。 真正的屬靈領袖留下的不僅是教堂,更是一顆熱忱愛主的心,並且愛主、愛教會、愛社會、愛世界。張牧師再次強調,中國教會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時代領袖的傳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