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神学院林国亮院长谈家庭问题—当代教会面对的挑战

正道神学院林国亮院长谈家庭问题—当代教会面对的挑战
林国亮牧师。
编按:本文是正道神学院林国亮院长2015年末于大洛杉矶华人教会同工联会(GLACMA)年度大会的信息。

整本圣经充满了有关夫妻与亲子关系的教导,尤其是性伦理。然而这些价值观无论在中西社会中,都有被严重边缘化的现象。一旦圣经中的相关教导受到质疑、否定,整个基督信仰就产生了一个无法弥补的大破口。但感谢主,晚近实证研究仍印证这些教导与原则是最好的!

网路交友择偶的普遍化

如今网路交友择偶已经相当普及,美国2012年约5400万单身人口中,使用网路交友的人数约有4000万。中国在2009年就有1亿4000万人在征婚网站上注册。然而,网路存在许多不容忽略的弊端。比如,各自所提供的资讯可能不准确;无法取代面对面的互动;因为找对象容易,当事人易倾向挑三拣四,不愿意改变自己,不努力彼此调适,导致不容易在感情和关系上定下来;婚后,碰到难免的调适问题时,想放弃、离婚、再找另一个对象的意愿也相对提高。

性行为的开放及其影响

自50年代以来,绝大多数的美国人在婚前都已有了性经验。一个显著的差别是从前婚前性行为虽然普遍,但常以结婚收尾;如今的婚前性行为则常是在一连串的关系中轻率的发生。美国18~23岁的未婚年轻人中,84%已有性经验。根据2012年的调查,台湾超过82%民众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台湾高雄市政府还函令,有关贞爱立约承诺、守贞、拒绝婚前性行为及堕胎影片不得在校园内播放。在中国,现今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大概只有10%左右。号称所谓的"第三次性革命"将"食"与"性"划上等号,认为性体验是人的基本权利,不需只限于夫妻之间。然而晚近脑神经科学研究的结果,却明确地告诉我们,多个性伴侣和随便的性行为,经由荷尔蒙功能的改变,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极负面的影响!

同居的普遍及其对婚姻品质的影响

2011年全美国25到39岁的未婚女性,约有四分之一正处于同居关系,另有四分之一过去曾和人同居过。在所有的第一次婚姻当中,约有60%在婚前即已同居。年轻人普遍用"买车前要先试车"的心态来看待同居与结婚。然而调查研究却明确地显示,在订婚前即已同居的夫妇,婚后对其婚姻的满意度明显较低,离婚的可能比未曾同居者高出约50%。

网路媒体色情的泛滥及其影响

网路色情的泛滥已严重到一个地步,被专家学者们视为"当今对心理健康最大的威胁"、"对基督徒家庭最大的威胁",物化女性,容忍暴力,降低夫妻间的亲密度,增加外遇的机会。它像供应毒品的便利商店一般,全天候供应。一旦上瘾,比使用一般毒品更难治愈。学者们已注意到不少年轻男性借此宣泄其性冲动,以致不急于在感情和婚姻上定下来。

同性婚姻

就基督徒而言,同性婚姻问题是最需要注意的现象之一,在自以为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中,年纪轻的显著比年纪大的更能包容同性婚姻。这促使我们必须反思,我们对同性婚姻的立场,主要是受文化社会的影响,还是受圣经真理的影响。

为家而战

统合过去数十年实证研究的结论,一个有爱而长久委身的关系是人生最大的礼物。而养育孩童最好的环境,亦是由亲生父母亲自抚养、家人冲突少的家庭。"不要怕他们,要记得主是伟大可畏的,要为你们的兄弟、儿女、妻子和你们的家争战"(尼希米记4:14b新译本)。

一、培养高EQ的灵性:美好的灵性应体现在健康的情感商数(EQ)上。牧者们可从基督信仰的角度,早早帮助年轻信徒认识、接纳、超越自己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处理原生家庭问题,从圣经学习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两性关系,为日后的交友、择偶与婚姻关系打下美好的基础。

二、圣经的性爱观:正面地教导性在婚姻中的美好,肯定它是上帝给人的祝福。

三、善用晚近两性关系调查研究的结果:长期客观的实证研究多能印证圣经真理,一方面显示世人如何陷入离神心意越来越远的恶性循环中,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察觉到基督徒在不知不觉间所陷入的盲点,而能及时修正。

四、用雅歌来教导两性婚前与婚姻的关系:整卷雅歌的情节对婚前男女的交往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原则。正视男女之间性的本能及吸引,并在时机未成熟前加以克制。这责任不仅在姊妹身上,也在家人身上,更在弟兄身上。

五、运用经验式学习,巩固团契,彼此守望:基督徒不仅经由讲台的教导,更透过小组互动分享和经验性学习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婚前与婚姻教育。婚前异性之间可有较多且自然的机会对彼此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闪出爱情的火花。婚后弟兄姊妹亦能长期互相守望。

本文转载自正道神学院2016年第一期校刊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