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预测亚洲基督徒数字30年内赶超欧洲

亚洲将成为全球基督徒最多的地区

新加坡网络报章《亚洲时报》3月2日以头版头条刊出《远东经济评论》前编辑、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访问学者Michael Vatikiotis的文章《基督徒在亚洲势力大增,三十年内数目赶超欧洲》,描述基督教在亚洲的飞速发展图景。 作者在开篇指出,新加坡政府为教会及基督教团体发布的官方指南长达390多页,除了大部分信徒使用的华语,来自缅甸、韩国、泰国等地的信徒也都可以在那里找到使用他们母语的教堂。在中国,虽然官方公布的数字称只有不到5千万基督徒,但美国国务院却估计中国的基督信徒人数多达1亿——"预计亚洲将成为全球拥有最多基督教信徒的地方之一,在未来30年将赶超欧洲"。 在基督信徒快速增长的浪潮中,灵恩教派获得了最多的新信徒。这些教会将宗教仪式与流行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向人们宣扬病得医治的神迹,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和社会议题。作者写道,这些灵恩派牧师"正把耶稣引进观念的市场,并发现了被压抑的信仰要求。这种趋势在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中与日俱增,并与激进的伊斯兰形成激烈竞争。新加坡教会组织积极援助2004年12月海啸中的亚奇(Aceh)省受害者。接受援助的大多数是穆斯林,因此印尼有人担心,有些接受救援的人可能以皈依基督教来报恩。"。 而基督教增长的原因,则被作者归结为亚洲经济飞跃的结果——随著经济高速发展,很多国家的社会出现了不平等现象和不确定因素,"城市居民感觉生活更艰难,因为外来移民使人们失去家庭或社区支持,导致感情疏远。教堂、寺庙或清真寺成为帮助人们有勇气面对艰难困苦的唯一慰藉。"尤其是社会上层人士:新加坡、台北、香港的中产阶级并未陷入物质享乐主义,反而成为了五旬宗和灵恩派教堂的常客。而亚洲皈依基督教的人数也超过了伊斯兰信徒的增长。 作者最后预测说,亚洲绝大多数地区的多元主义、和睦相处的传统将使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并存发展。马来西亚和印尼政府正大力推动宗教间的对话来减少冲突,而最近在全球閙得沸沸扬扬的漫画风波也并未在东南亚穆斯林中激起对当地基督徒的仇恨,他们的愤怒更多地是针对欧洲人。"因为基督教已经在亚洲根深蒂固,无需担心它的发展:它是一张鲜艳的拼贴画,而不是文明冲突。"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