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平权"咨询政府态度软化 社会对立法存忧虑

同志「平权」咨询政府态度软化 社会对立法存忧虑
近日同性恋争取社会性倾向歧视的立法咨询动议引来社会一阵骚动。虽然咨询的诉求在立法会上遭否决,但事隔两周后,政府似乎对有关议题立场转軚,表示对有关咨询持开放态度。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谭志源早前谈论有关"同志平权"的议案时表示同性恋议题在社会上有大分歧,并表示社会对立法有所担忧。但本周初却提出特首梁振英亦将在明年一月份的《施政报告》上就有关咨询作交待,显示政府有意重提性倾向歧视咨询的议题。

就政府对咨询态度突变一事,反对声音最响亮的明光社总干事蔡志森表示,他们反立场不反咨询的立场不变,唯认为政府在进行咨询时不应有"前设立场"。

同性恋立法忧虑有理

社会对性倾向歧视咨询的忧虑是担心咨询后下一步会进行立法,并出现欧美社会立法后带来的严重的逆向歧视的现象,侵蚀香港其他的核心价值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并将有倾向的同志教育带进校园。 不少人认为特别以宗教团体为主的群体对立法过于忧虑,并忽视同性恋团体对人权的诉求。虽然不少西方国家已通过同性婚姻,同性恋运动亦极力宣称同性婚姻属于"人权"。然而现时国际性公认的《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欧洲人权宣言》等都明确地订明婚姻是由男和女两性的组成,因此同性恋议题在国际舞台上仍是极具争议性的议题。

同性恋有关数据引反弹

除此以外,对同性恋大开中门的欧美国家的社会现象亦相当令人值得担心,除了带来大量逆向歧视的忧虑外,亦包括对同性恋运动(不是指所有同性倾向人士)所鼓吹的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性解放、男男同性恋的唯一性交方式(肛交)对爱滋病的加速散播、同性恋社群比起异性恋者相当大的身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等种种存在相当大的担忧。

就以上种种,若香港就有关议题逐步走向立法之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研究,而社会对可能带来立法的咨询的有如此大的反弹亦不足为怪。

不过,政府现时态度上表示,本港性倾向歧视条例将主要参考现存残疾、性别、家庭岗位等反歧视条例的范围,对同性婚姻合法、或同性恋领养子女等范畴未必会触及。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