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善固执 责无旁贷

原本今期应与大家讨论名牌问题,但刚看到的新闻令人既心痛,又觉有反思此事的逼切性。刚过去的星期五发生了一宗悲剧,一位中二男生连请两天病假后仍不愿上学,知道母亲不会再帮她请假,故找外祖母代为请假。谁知负责任的校方致电其母查证此事,母亲得知儿子旷课后,立时回家求证。回家后两人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母亲大骂、儿子反锁自己在房中,就这样从寓所跳下轻生了。这的确是一宗悲剧,母亲事后不断自责:"早知唔逼他啦……"但是否"不逼"便能够解决问题?这事件的确让各位家长要好好反思究竟平日怎样与孩子相处、怎么与孩子沟通、怎么教导孩子? 当看到这宗新闻,不禁回想教学生涯中,的确接听了无数由妈妈或男女朋友假扮家长的请假电话。一大清早,身为父母的连叫孩子上学的能力都没有,然后,子女软硬兼施(哀求或发脾气)要求父母代为请假,父母为求子女"息怒"、为求不让孩子给校方"记过",最终只好"就范"。请假当天收到的请假电话、翌日收到学生家长亲笔签名的请假信,各位家长,你知道其实这些都是"诈骗电话"和"诈骗文件"吗?整件事岂不是"串谋行骗"吗? 此悲剧反映现今孩子的抗逆力极低,受骂、不快、动辄便轻易了结自己的生命。"不逼"孩子决非解决问题的办法,现今的家长就是太少"逼迫"孩子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太迁就孩子,难道让孩子负自己的责任有错吗?装病不回校上学是正确做法吗?迟到多了受罚记过有问题吗?托他人假冒家长致电回校请假值得鼓励吗?若为了不让孩子有不快经历、若为了嫌麻烦当孩子记过时不到校面见老师、若为了袒护孩子,当孩子失去仅有的抗逆力时,家长能独善其身吗? 各位家长,请由第一天孩子做错事时,就不要纵容他们,而选择与他们"串谋行骗"了,请大家不要那么早就放弃做父母应当尽的责任,有多次我跟父母说某某学生真的病了吗?他们多语带不安的回应:"系。"但事实是常见学生请病假当天,却见到他们在商场精神奕奕地购物,或在放学后兴致勃勃地待在校门接同学。然后家长只无奈说"真系唔识教了"、"他根本唔听我话"、"你可唔可以劝下他"…… 各位家长,悲剧如空穴来风,究其因由,你们能脱身吗?若孩子还小时便放弃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做错事时又帮他们"补镬",甚至怕他们比下去而"协助"孩子完成功课,这不是串谋诈骗又是甚么呢?看了这期专栏后,盼各家长先立定心志重塑父母的角色,做回恩威并施的父母,正确的便要坚持,不可轻易却步,否则只会有更多的悲剧上演。 吕宇俊 (吕sir)小档案 吕sir童年时充满埋怨,因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亲在他三岁时已改嫁另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综缓金过活。他自己也曾误入歧途,中二时加入黑社会,中五时更取得会考0分的成绩。但上帝没有离弃他,安排很多天使对他的扶助,他回到教会重拾书包发奋向学,重考会考考获19分,更顺利升读香港浸会大学取得一级荣誉毕业,毕业后再到香港中大大学完成道学硕士(M. Div)课程。在2006年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美誉。这几年更主动推动通识教育及理财教育,协助无线电视、香港电台、《都市日报》推动通识教育,也协助保险公司推行理财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这四年分别到教会、学校、各类机构分享讲座超过三千场。 (欢迎和吕Sir联络,电邮:principal@graceyard.edu.hk)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