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华裔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北京履新

首位华裔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北京履新
骆家辉(左)手执圣经,由太太李蒙(中)见证下在美国国务卿希拉莉面前宣誓接任美国驻华大使一职,成为首位担任此职务的华裔人士。(图:法新社)
新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于12日(周五)抵达北京,成为史上首位担任此职务的华裔人士。他形容这是奥巴马交给他的"最艰巨任务",他将以说得一口流利中文的前任驻华大使洪博培为榜样,努力学习中文。   骆家辉(Gary Locke)曾两度担任华盛顿州州长,并于2009年5月起出任美国商务部部长,于今年3月9日被奥巴马正式委任为美国驻华大使。当时奥巴马说,"100多年前,骆家辉的祖父离开中国登上轮船奔赴美国。一个世纪后,他的孙子将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代表返回中国。"他还表示,非常有信心通过骆家辉可以拉近与中国的关系。

身为基督徒的骆家辉于3月份出席一众议院的听证会时,被追问到是否会去家庭教会做礼拜以鼓励宗教自由,他回答说"会考虑"去家庭教会做礼拜。

骆家辉生于1950年1月21日西雅图市,是来自广东台山的移民家庭的第三代。骆家辉有五名弟兄姊妹,他排行第二,父亲骆荣硕(James Locke)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退伍军人。骆家辉幼时家境贫困,靠打零工的积蓄和各种奖学金考入耶鲁大学。1972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后在1975年于波士顿大学取得法学学位。他与妻子李蒙育有两女一子。

美国《侨报》近日一篇报道解读骆家辉学中文的意义是"爱美国无碍、认同华裔身份"。 《侨报》报道,有华人在盛赞骆家辉的驻华大使任命时,用"知己知彼"这个词。骆家辉在中国确有不少人脉,这对他处理美中经贸关系有正面作用,但未必能称得上知己知彼,因为他不会中文,很难了解中华文化,能知己却不够知彼。

跟不少美籍华人一样,骆家辉在成长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份认同非常挣扎。美国的社会环境要求他"美国化",但他也要面对父母给他的压力,甚至为此和父母关系紧张。骆家辉到了成年以后,才真正克服了这种挣扎,开始在忠爱美国的同时,深深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

在美国,像骆家辉的华人二三代,不会说中文的很多,华人基督徒的情况亦相似。随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美的华人家长比之前更加重视下一代能了解中华文化及中文语言,从而掀起了一股学习中文的热潮。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