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角色是以基督徒价值观为有需要的家庭提出指引”

教会对香港新市镇居民给予更多关怀

“教会的角色是以基督徒价值观为有需要的家庭提出指引”
七十年代开始 很多香港居民搬入新市镇居住, 组织新家. 但近年来, 新市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2004年6月28日, 在香港新市镇居住的教友及在那里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指出,新市镇居民面对孤立及其它很多的问题,需要教会给予更多关怀和心灵上的支援。

很多的教友及信徒表示, 新市镇居民远离市区,有孤立的感觉,很需要别人关怀,教会可以提供服务的空间很大, 例如鼓励区内的教友给予他们心灵支持,以助他们对抗孤立及解决家庭问题。一位教友说, "钗h东涌居民都需要帮助及关怀,区内四至六成家庭是靠社会保障金过活。"她指出,到市中心的单程交通费高达二十港元(二点五美元),限制这些低收入人士的活动范围,令他们感到孤立。

香港的新市镇发展于七十年代,当时政府为解决人口增长问题,推动发展新市镇,并预期居民能在区内自给自足。低收入家庭透过公共房屋编配,往往是首批迁往新市镇的居民。然而,由于新市镇缺乏就业机会,钗h夫妻需要每天花数小时往返市区工作,留下孩子无人照顾。加上近年的失业问题,令新市镇的社会问题丛生。 近年还经常传出校园暴力、滥用药物等恶性事件。

针对新市镇经常发生的家庭暴力问题, 来自各宗教和服务团体的代表曾在5月31日举办了座谈会, 以讨论教会如何反思其牧民路向. 座谈上, 元朗圣伯多禄圣保禄堂区圣云先会会长说,近年经济逆转令穷人的生活更苦,教会向穷人提供经济援助的同时,也应给予心灵支援。

为年青人提供危机介入服务,包括夜间外展、24小时电话热线、在职青年过渡期宿舍、就业等服务的协青社的副总干事岑先生说,有问题的家庭通常都不知从何求助,教会可藉家庭探访接触他们。

香港教区牧职修女联会主席林修女说,聆听是帮助居民的第一步。她说,牧职修女往往需要说服前来求助的人不要怕向人说出自己的问题。

服务于九龙东区新市镇将军澳圣安德肋堂区的林修女说:"若求助的妇女感到被接纳,问题已解决了一半。"

总结座谈会时,为华人教友服务超过七十年的《公教报》总编辑夏其龙神父指出,教会的角色不是去解决社会问题,而是在过程中,特别以基督徒价值观为有需要的家庭提出指引。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